我们常说乱世出枭雄,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里总会出现一些想要成就一番霸业的枭雄,太平天国作为我国古代历史上最为混乱的时期之一,自然也少不了出现像石达开这样的枭雄。
在民间老百姓的口中可以得知,这个人头脑十分的聪明,当时手里积攒了不少的金银财宝。虽然最后被清朝的军队消灭于大渡河,但是他的那些金银财宝却没有被清军收缴,反而是藏在了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地点。
这样说的根据就是他还曾留下了“面水靠山,宝藏其间”的八字藏宝隐语,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这位枭雄在兵败的前夕将宝藏全部隐藏在了某个地方,不然民间流传的说法也不会空穴来风。所以我们就应该更加细致地来了解一下这个人物他的背景以及发生在他身上的那些故事了。
石达开早年间就加入了教会,一同谋划推翻清政府统治,并且还发动了起义,在征战中总是冲在第一线,这种身先士卒的精神使得他在军队中有很高的威望。后来在他们带领军队向西进军的时候却遇到了曾国藩手下的湘军,刚开始的时候起义军对节节败退,眼看武汉和九江就要失守。
就在这危急的时刻,石达开临危受命,率领军队抵达前线将湘军的水师封锁在了鄱阳湖内,由于湘军水师笨重的大船在湖里行动起来非常缓慢,所以石达开还采取了火攻的计策,将湘军的水师一举歼灭,彻底扭转了当时的战局。
逐渐的,石达开在军队中树立起了极高的威望,但是也给他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因为洪秀全的猜忌心很重,对他这样功勋卓著的将领总是有着很强的戒备之心。而且洪秀全还将自己的亲兄弟安排在了军队里面管理粮草和兵马的调配,这样一来,无疑又加强了对石达开的控制,使其不能自由发展。
可是他这样做的结果只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引起石达开对他的怨恨,对他的忠心也在一点点的消除。终于在不久之后,石达开就率领着他的二十万精兵离开了自己效忠多年的老上司向西部自己发展去了。
但是这一次脱离大部队以后,他就像无根的蓬草一样四处飘荡。因为没有了当初的后台,没有了自己的归属地,粮草的供应远没有之前那么充足。他带领着自己的部队和清军作战数次下来,伤亡十分地惨重。随后他又带领部队转战四川地区,想要尽量避开清军的主力部队,但是即使他采取了这种种的办法,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敌人歼灭的命运。
1857年夏天,石达开和他带领的部队陷入了绝境,清军引诱他说只要他肯缴械投降,清廷是会妥善安排他手下的那些将士的。石达开是个爱惜士兵的将领,听到这些承诺之后决定保住将士们的性命,自己出去投降。但是最终清廷还是食言了,不仅将石达开活剐三千刀,甚至将他手下的全部士兵也都被残忍地杀害了。
虽然史书上是如此记载这位枭雄的最后归宿,但是民间还是有很多关于他最后命运的不同说法:
一种说法为其实当时他带领着一小支队伍突围出来了,而且还带着大量的宝藏逃往了贵州和广西交界处的丛山中,准备日后东山再起。但是很快天京也被攻破了,太平天国彻底覆灭,石达开也就放弃了再次出山的念头。
另一种说法则是当时投降的只不过是和他长相相似的一个士兵而已,他自己最终带着身边的几个心腹伪装之后逃走了。不过无论是哪种说法,他留有大量宝藏的事情应该有可信度的。
民间普遍认为的两个埋藏宝藏的地方就是安顺场和山王坪。因为当初戴笠以及刘湘等一些内部的高官就曾在安顺场找过好长一段时间的宝藏,而山王坪这边则是由于当地的人们传说石达开在藏宝之后在当地还写下了“太平山”这三个字,只要能够找到与这些字有关的一些蛛丝马迹,或许那些宝藏也就有了下落。还有就是当地人这样说也是有一定根据的,因为石达开还在这里为自己心爱的妃子建了坟墓。
当他一位心爱的妃子去世之后,经过他精心挑选最终将墓地选择在了山王坪这个地方。因为从地理位置上来看,这一片高地地形十分奇特,背靠着大山就像一把太师椅一样,而且为了不让仇家破坏自己妃子的坟墓,他并没有在墓碑上刻字,而是空留了一座无字碑在那里,所以这里也极有可能是他埋藏宝藏的一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