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存世仅仅14年,却涌现了一批英勇善战的名将。林凤祥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林凤祥是广西南宁市武鸣人,农民出身,生于1825年。1851年,26岁的林凤祥参加了洪秀全领导的金田起义,成为萧朝贵手下一名战将。
林凤祥作战异常英勇,常常身先士卒,冲锋陷阵,因此立下累累战功。1853年初,在攻打武昌一役中,林凤祥带着一支先遣部队,在城墙下埋藏地雷,从而炸毁文昌门,撕开了一个缺口,从而攻破了武昌。
1853年3月,林凤祥在攻打南京之战中再次扮演前锋角色。他不负厚望,率部首先攻破仪凤门,为太平军占领攻陷南京立下汗马功劳。这时的林凤祥,已经是天官副丞相了。
定都南京后,洪秀全作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决定:派军北伐。1853年5月,洪秀全任命林凤祥与定胡候李开芳、平胡候吉文元一起,率领2万余人的部队,从扬州浦口出发,经安徽滁州北上,剑指清朝的心脏——北京。
2万余人的部队,看起来不多。可是,我们要知道,这支北伐军,有相当多是洪秀全从金田起义带出来得两广客家子弟,战斗力很强,几乎就是洪秀全的家底。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更是从金田起义就追随洪秀全的百战之将。洪秀全敢于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就投入这么多的家底,应该说是下了很大的决心。
1853年5月,太平军才从扬州出发,短短3个月,他们就到穿过了安徽、河南两省,抵达天津附近。扬州到天津,直线距离1700多里,在没有现代交通工具的情况下,还要面对清军的围追堵截,北伐军的行动堪称神速,远远超过了洪秀全等人的预计。
期间,直隶总督授钦差大臣讷尔经额节制黄河南北各军,堵截北伐军。林凤祥却跳出包围圈,巧妙地进行一场战略大迂回,连破清军20多城池,突如其来地杀进直隶境内。讷尔经额吓得狼狈逃窜,“尽失其关防、令箭、军资、军书等物”,连官方印信都扔了一地,成了太平军的战利品。
当年10月29日,太平军攻克了静海县和独流镇,这里,距天津仅40里路程。清廷大为震动,赶紧调集僧格林沁率重兵对太平军进行包围堵截。
林凤祥率部对天津发起进攻。当时,天津知县谢子澄组织地方团练4000余人抵抗,并掘开南运河堤岸,使天津城外成为湖泽。太平军的攻势受阻,只好退守静海,与清军形成对峙的形势。
然而,太平军的优势是流动作战,飘忽无定,让清军无所适从。现在,太平军固守一地,逐渐陷入困境。
而且,除了面对越来越多的清军,太平军还要面临两大“敌人”的挑战:一是寒冷的天气。时下已是冬季,北方寒冷的天气,让来自南方的太平军战士无法抵御。二是日益紧缺的粮食,太平军固守一地,无法获得足够的后勤保障,将士们缺衣少食,出境十分困难。
无奈之下,1854年初春,林凤祥只能率部南撤。在撤退途中,又遭到清军围追。次年3月,林凤祥率余部6000多人突围,不幸中箭受伤,成为俘虏。
僧格林沁如获珍宝,将林凤祥送到北京。1855年3月15日,林凤祥在北京菜市口被处以凌迟酷刑。
凌迟是一种非常残酷的刑罚,让受刑者承担极大的痛楚。据李桓《宝常斋丛稿》记载,由于行刑现场相当惨烈,致有观者惊吓而死。可是,林凤祥在受刑之际,“刀所及处,眼光犹视之,终未尝出一声。” 林凤祥壮烈牺牲,年仅3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