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6年,百年难遇的天灾降临在东突厥,牛羊大多数都病死,并且粮食也很缺乏,部落之间的冲突加大,一些实力较强的部落趁机反抗,东突厥几次出兵镇压,但是都失败而归,使得本来就不多的兵力再度削减,唐王朝于是趁机出兵,将东突厥领土占领瓜分。
之后,薛延陀汗国陷入内乱,回纥人将多弥可汗杀害,这个国家也因此灭亡。就在回纥人快要将地盘掌管之时,唐军借机出动,将胜利果实夺去。当时的各个部落忙于内乱而无法反击大唐,所以一些便依附于了唐朝,另一些则投靠了回纥。因为当时回纥才吃了一大块肥肉还未消化,所以不希望于大唐为敌,于是便带着其余部族向大唐称藩。大唐的北方疆域也因此得到了三十多年的宁静。
虽然这些族群都表示臣服于大唐,但是对于大多数实力较强的部落,大唐是无法完全将其掌控的。特别是那些投靠回纥的部落,更加的肆无忌惮。他们压根就没把大唐当回事,有些甚至还对大唐充满敌意,只是不想把局面弄得太僵。
不过自然,也有一些族群和大唐的关系较为密切,有的甚至必须要依附于大唐才能生存。于是大唐就对这些族群加以利用,特别是东突厥的残部,大唐不时就要求其为自己助战,为自己扩张领土。突厥骑兵的战斗力要比唐军高并且全是精锐之师,不过因为数量不多,各部族之间也不是很团结,所以才对大唐言听计从。
对于大唐来说,异族和汉族的士兵一起作战,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很大的成效。在他们加入之前,唐军只是一群农民,平时缺乏训练,只是在出征之前才紧急训练,彼此之间毫无默契,所以战斗力平庸。但是在和这些异族士兵结成了同盟后,双方取长补短,在战斗力上有了很大的提高。
凭借着国力和财力的优势,大唐便以宗主国的身份让这些部落为自己的扩张出兵。但是对于和大唐的合作,这些部落的态度也不尽相同。
一些实力较弱的小部落为了生存只能对大唐俯首称臣;一些实力较强的则是内部有所分歧,没有凝聚力。所以虽然有着战斗力较强的士兵,但是依然不敢和大唐撕破脸皮;还有一些部族,因为在大唐担任着较高的官职,所以不愿意冒险起兵。对于这些部族,大唐实行恩威并施的政策,将其收为己用。
史册中记载,一些部落常常随大唐一起出征。并且史书中将这些现象说成是因为大唐的国力较强,所以这些部落不得不从。
但事实上,当时的一些部落根本就不买大唐的帐,大唐让其出兵相助时,武力只是辅助手段,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双方有着共同的利益。
所以在面对不同的进攻国家时,各部落也有着不同的态度。在进攻一些物产富饶的国家时,这些部落就会积极的响应;但是在面对落后贫瘠的国家时,这些部落就不愿意出力,不愿意做白工。
公元六三八年,吐蕃向大唐进攻,大唐在遭到了肆意的掠夺后却无力反攻,最后还要送出公主和亲以平息战争。这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吐蕃在地理位置上具有优势,易守难攻,并且士兵个个都强悍,所以各个部落都不愿意出兵相助。
由此也可以看出,大唐和各部落之间的这种军事合作关系其实是并不稳固的。再加上唐军本身的战斗力弱,所以各部族对其根本就不畏惧。从本质上来看,在对付实力较弱的对手时,军队往往能受到鼓舞;但是一旦对手实力较强,军队就会变成一盘散沙,战事就会陷入僵局。
之后安史之乱爆发,叛军很快便把洛阳攻占。之后眼看着王朝将亡,于是大唐向回纥请求援助。回纥也出兵援助了大唐,叛军看见有援兵,心里也顿时慌了神,战局开始逐渐向大唐这方倾斜。
但是之后在回纥人回国时,大唐又陷入了尴尬的局面,叛军再次占上风,公元七五八年九月,二十万唐军被困在邺城。虽然之后的唐军人数到达了六十万,但是这些士兵都未受过专业训练,战斗力薄弱。七五九年二月底,五万叛军精兵和六十万唐军发生了大规模的战斗。
虽然唐军在人数上占绝对的优势,但是因为其战斗力实在是太弱,纵使数量再多,也不是叛军的对手。在这场战役中,唐军在损失惨重。后来唐将领郭子仪在知道了大势已去后,便不战而逃。本来他的军队是唐军中最为精锐的部队,但是现在他一离去,唐军的溃败速度又开始加剧,战局很快便决定了下来。之后叛军大胜,唐军损失惨重。
六十万的大军被五万叛军打败,这也创下了又一个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六十万士兵听着吓人,但其实全部都是纸老虎,根本不堪一击。所以被叛军的五万精兵打败看似是奇迹,其实也是在情理之中。
在《新唐书》中,出于讳言失败、丑化叛军的动机,史官们竭力歪曲此次战败的事实,试图将失败的原因归结为当激战时突然刮起大风,还说什么因为风大,所以"王师南溃,贼亦走,辎械满野"。
不过令人费解的是,两军同时遇到大风,为何六十万的唐军,十万仗甲都不见了,但是叛军却依然还在呢?难道大风格外“照顾”叛军,比起唐朝史官,似乎大风更为公正无私吧。
这一场战役到底是什么样的,被史官删减的差不多了,我们只能推测,大风是确有其事,但这绝不会是唐军战败的主要原因。
史思明,作为叛军的领导者,以五万胜六十万,算是刷新了战争史。郭子仪仓皇逃回洛阳,丢下满地的尸体,史载“万匹战马仅余三千,十万甲杖全失,尽为叛军所得”,唐军这次败得颜面全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