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视连续剧《走向共和》中,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称慈禧太后为“亲爸爸”。这一称呼,是否是剧作家的虚构呢?不是的。这一称呼完全合乎于历史的真实。只是这一称呼并非是满族的风俗习惯,而是光绪帝对慈禧的独有的称呼。
但是慈禧明显是个女人,为何光绪要叫她亲爸爸呢?这背后其实有一段故事。
影视剧照,光绪喊慈禧亲爸爸
慈禧的亲生儿子是爱新觉罗·载淳。咸丰帝死后,年仅6岁的爱新觉罗·载淳继位,年号同治。6岁的孩子不能主持朝政,其母慈禧太后掌管朝政大权,垂帘听政。同治帝只做了13年皇帝,19岁那年病死。皇位由谁来继承?
同治帝没有儿子,慈禧为了继续垂帘听政,决定立醇亲王的儿子爱新觉罗·载湉为皇帝。爱新觉罗·载湉称帝时只有4岁,年号光绪。光绪帝的父亲醇亲王是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的弟弟,是慈禧的小叔子。光绪帝的母亲是慈禧的妹妹。
以血缘关系上看,从父系这边称呼,光绪帝得称慈禧为伯母;从母系这边称呼,得称慈禧为姨母。可在同治、光绪年间,慈禧的地位一直高居于皇帝之上,是名副其实的太上皇。而太上皇这一高位,只有皇帝的父亲才会享有。慈禧居于太上皇的尊位,便喜欢皇帝以男子的称呼来称呼她,这只有“爸爸”这一称呼是更合适的了。
如此,光绪帝叫她为“爸爸”不是就可以了吗?何以又加上一个“亲”字呢?因为慈禧说过:“皇帝的父亲是醇亲王,母亲是我的妹妹。我妹妹生的儿子,就跟我亲生的一样。”因此,继承皇位后的光绪帝就称其为“亲爸爸”,一个“亲”字,既表示出亲昵之意,又露出非亲之意。光绪帝哪里知道,他日后就是被这个“亲爸爸”折磨,最后还被慈禧毒死,只活了38岁。
慈禧和光绪
其实,光绪称慈禧为“亲爸爸”也可以参考一下“姑爸爸”的称谓。
姑爸爸是满族人对姑妈的称呼。据说在满语里“爸爸”是母亲的意思。参见叶广芩的《采桑子》(后改编为电视剧《妻室儿女》,陈小艺、张嘉译主演),侄子侄女们对里对金舜铭的称呼就是“姑爸爸”,而在剧中对父亲的称呼是“阿玛”,对母亲的称呼是“额呢”(额,e,四声;呢,ne,轻声)。叶广芩出身清廷皇室宗亲,是慈禧太后的侄孙女,清朝最后一位皇太后隆裕太后的亲侄女,她的作品里对于满人的称谓应该是不会错的。
在清朝,满族的女子地位较高,见到父兄也不需要像汉族子女那样唯唯诺诺,或是被严厉要求行大礼。这是因为清朝的选秀制度,或许女子今天在家还只是普通人,明天就会入宫成为皇妃,全家都跟着沾光。后世形容女子厉害都会称其为“姑奶奶”,即是源于此。
(清朝满族女子照片)
光绪称呼慈禧为“亲爸爸”,是其“强烈的权利欲望的佐证”,或是“以显示自己的高贵与尊严”,就只是满人的一个传统而已。因为皇家的称呼本来就跟平民百姓不一样,像宋朝、明朝等汉族人建立的政权,普通人称呼父母为“爹”、“娘”,皇室子女则称其父母为“父皇”、“母后”。
相比较清廷正式的“皇额娘”称呼,“亲爸爸”更能揭示出慈禧和光绪并非亲生母子的身份。慈禧夺走了妹妹的孩子,她完全可以让光绪叫她“皇额娘”,但她没这么做,或许她潜意识里是在给妹妹保留了一个母亲的名分也说不定。
垂帘听政
但是无论如何,光绪不管是叫亲爸爸也好,亲爷爷也好,都避免不了最终被慈禧压制致死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