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摩梭人,可能很多人不太了解。但是杨二车娜姆可能很多人有过听闻,她就是纳西族支系摩梭人,而杨二车娜姆的《走出女儿国》包括一些无良之人的文章曲解了摩梭习俗,把摩梭人的走婚描述成很随便的滥交、群婚,是对摩梭婚俗文化的扭曲。让外界对摩梭人走婚存在一定的误解。带着误解、带着传奇,带着求知,我们走进现实,走进摩梭人的“女儿国”。
摩梭人生活在云南省西北,四川、云南交界处风光秀丽的泸沽湖畔,人口约五万三千人,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属于汉藏语系的羌语支。关于摩梭人的起源,有几种说法:
一是:民族学上认为他们是牦牛羌的后代,而牦牛羌是氐羌的一个支系,氐羌族又被认为是汉藏语系人群的祖先,母系社会是所有汉藏群体都经历过的,仅仅是摩梭人保留了下来;
二是:摩梭人属元代蒙古军南征时候留下居住在云南、四川边界一带的蒙古人;三是,摩梭人本就是周边族群混合的产物,可能是因为男人们长期商贸往来而逐渐造成了母系社会的局面。
在这里男不婚,女不嫁,这里女人是至高无上的“王”。简单的说,摩梭人不结婚,双方不娶不嫁不建立家庭,双方靠感情维系,孩子没有父亲只有母亲。每到晚上男人们到自己的意中人家中幽会,第二天天一亮再回到自觉地 家中。但前提是走婚双方互相有感情。
走婚有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眉目传情阶段:大家在劳动、生活、走亲访友中认识,双方有了好感,就会在篝火晚会时,借手拉手跳舞的机会,轻轻挠对方手心,如果对方有意,便会“回挠”。
第二个阶段暗对山歌传递信物:白天男的在山上干活,女的在地里劳动,相互之间对山歌,有了一定感情基础后,摩梭男女会相互交换一些礼物作为定情信物。
第三个阶段就是偷偷摸摸的阶段:也是比较刺激好玩的阶段,男孩子到了晚上夜深人静的时候可以到女方家里去。在走婚的前期,男孩可以同时跟几个女孩一起交往,女孩也可以同时跟几个男孩谈恋爱,一段时间后,可以从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对象,待双方都有走婚的意向,并向双方家庭告知后,两人便确定了走婚的关系。
在走婚过程中,双方一旦有了孩子,孩子并不属于男女双方任何个人,而是属于女方家族所有,而走婚的双方一旦感情破裂,男的晚上不再来访或女的不再打开房门即可离散,从此婚姻关系就宣告结束。这之后男人可以找其他女人重新走婚,女人也是如此。
因此,从上述描述可以看出,摩梭人是不能一人同时和多个人进行走婚,如若想更换走婚对象,必须是在两人感情破裂和结束后才可更换。走婚是男人的天堂,类似一夜情的说法想必大家心中已有定论。当然,小编才疏学浅,以上既是想为摩梭人走婚习俗的曲解正本清源,也是尊重摩梭人,尊重历史文化。
古老的摩梭族,就像一本古老的经书,有着读不完,阅不尽的内容故事。它需要静心的研读,耐心的考究。而走婚,有着千年历史的习俗,为什么外界的影响对摩梭人母系社会的作用如此软弱?为什么不少比摩梭人生产力低下的民族已进入一夫一妻制而摩梭人仍然实行走婚?为什么摩梭人大多愿意选择走婚而不愿其他形式的婚姻?这许许多多疑问,仍然是摩梭婚姻的难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