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我发了一篇梁山三对夫妻的文章,看到不少朋友的回复,在此表示感谢。水浒是国人所熟知的名著,大家发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不同观点产生碰撞,对于作者本身,也是一种鞭策和促进。
不少读者对文中有关孙二娘的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质疑。在此,我想做一个归纳,并进一步阐明自己的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谅解。
第一个疑问:孙二娘不算恶人。这个说法在回复中出现的次数较多,故首先分析。孙二娘是不是坏人?我们不妨重温一下原著。第二十七回中介绍,孙二娘的父亲就是个劫匪。孙二娘“全学得他父亲本事”。什么本事?不但打劫,还要杀人。“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谋财害命不算,连尸体都被做成了人肉包子,这如果都不是恶人,天底下就成没有恶人了。
第二个疑问:孙二娘杀的都不是好人。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疑问,可能在于原著中张青提到曾经杀了一个作恶的头陀,但事实并非如此。张青当着武松的面说道:“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蒙汗药与他吃了便死。”可谓“有那入眼的”,说穿了就是看着有钱样子的,难道这些都是坏人?
大概孙二娘杀人上瘾,以致于张青不得不进行劝阻,提出三种人不能杀:
一是“云游僧道:他又不曾受用过分了,又是出家的人”这话有两层意思,其一是这种人没犯过啥大事,其二这种人也没啥钱。
第二种是“江湖上行院妓女之人, 他们是冲州撞府, 逢场作戏,陪了多少小心得来的钱物, 若还结果了他, 那厮们你我相传,去戏台上说得我等江湖上好汉不英雄。”这主要是怕万一事情被传扬出去,名声不好。
第三种是“各处犯罪流配的人,中间多有好汉在里头,切不可坏他。”话说得漂亮,有在武松面前卖乖之嫌,其实根本原因是怕万一因此得罪了不该得罪的,自己的小命难保。
从张青的言语中可以发现,孙二娘杀人已经到了穷凶极恶的地步,几乎是见人就杀,张青不得不进行劝阻。而所杀之人中,大部分都是好人。
第三个疑问:电视剧洗白孙二娘,算不算篡改历史?这个问题其实也很好回答。虽然孙二娘是文学作品中虚构出来的人物,但由于水浒本身的巨大影响,孙二娘这一形象已经成了古代文学史的一部分,这也叫历史。
电视剧、电影对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人物进行改编,无可厚非,但有一条很关键:尊重原著。因为尊重它就是尊重历史。而《新水浒》在对孙二娘这个人物的改编上处理非常失败。在该剧中,孙二娘不仅不用靠杀人越货为生,就连人肉包子也成了一个传说。编剧还故意将孙二娘的身世进行篡改,变成了被四个强盗凌辱的弱女子。这么改编究竟是何用意呢?难道是被凌辱比做人肉包子更能吸引观众的眼球?
还是那句话,拍摄古代名著或者历史题材,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尊重原著、尊重历史。否则不被观众喷才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