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你说担忧,挺悲哀的,如果是美国大学生、日本大学生坐在这儿,他们肯定不会担忧。而我们这些大学生才二十岁出头,脑子里就塞满了这些,我建议你们把这些东西扔掉,真的扔掉。人们说大学生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如果你们在上大学的时候就有这么多自审意识,我们今后真的没有前途。”
从出身上来说,其他三位都属于学院派,要么来自北京电影学院的“第五代”,要么是中央戏剧学院的表演系高材生,只有冯导是实打实片场学艺的泥腿子。
从创作上来看,与其他三位先艺术后商业,有的同志越拍越烂,甚至晚节不保的处境不同,冯导大部分的商业片一直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反倒是他后期注重艺术追求的电影,以及戏外的一些言论,产生了较多的争议。
冯小刚一面是“最贴近观众,最具票房号召力的内地导演”,另一面又是心直口快,炮轰喷人,不时就引起话题的“小钢炮”。
冯小刚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为人机灵,善于学习,虽然有点多愁善感,经常容易哭,但始终有那种抓住机会就不肯松手的劲儿,用导演叶京的话说,“冯小刚善于借鉴和利用比他还要聪明的人,如果听到别人说了什么段子,他第二天就能用上。
当然这也不能怪他本人,也许是时代的原因。我认识的冯小刚渴望成功,做梦都想出名,为了成功,什么架子都能放下来,他很会做人。多少次他都在王朔面前痛哭,光在我面前就有好几次。”
电视剧《与青春有关的日子》,以“冯小刚”为人物原型,爱哭鼻子的“冯裤子”。这种从小形成的复杂性格,在冯小刚之后的职业生涯中不时地体现。
部队故事,那是1984年在北京战友京剧团服役六年的冯小刚,因为部队整编而转业。说到这其中的原因,还真有点冯氏喜剧的味道。
查看全部分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