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联军征讨董卓之战,从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开始,至次年三月,为时一年零三个月。战争的规模波及青州、冀州、豫州、直隶、关中、兖州、豫州等地区,双方参战人数近二十万人,是汉末时期第一场大规模战役。但是战争的进程却与规模不成正比。除了寥寥可数的几次战斗之外,双方真正爆发激战的次数很少,实际交战时间并不长。战争的最后结果其实是打了个平手。那么,双方在战略、战术上有何得失呢?
作为董卓而言,在这场战争中的战略性有得有失。当关东联军布局完毕之后,董卓的战略是比较成功的,以逸待劳,逐个击破。在战术的使用上,董卓采取的是以部分兵力留守洛阳,派出强大的凉州铁骑进行快速机动作战的方式,集中突击关东联军其中的一线,迫使关东联军的北线和东线崩溃。但是由于内部的矛盾,董卓在南线与孙坚的战事中离奇失利,洛阳成为孙坚的攻击目标。
面对孙坚的攻势,董卓的失败并不是必然的。此时他已经完成了献帝西迁长安,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长安而不是洛阳,这也导致了洛阳之战失败。董卓被迫将主力向长安一线转移,逐渐失去了对中原形势的控制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董卓不是获益者。仅仅两年光景,董卓就在自己认为苦心经营的长安遭到王允及吕布的暗算,死于非命。
作为关东联军来说,总兵力多于董卓的军队,加上政治上的优势,如果计划得当、实施坚决,假使关东联军从四线同时向董卓盘踞的洛阳发动进攻,董卓的兵力分配必将捉襟见肘、无法应付,是完全有可能打败董卓的。但遗憾的是,至始至终,关东联军都没有采取这种最为有效的进攻方式,最终却被董卓各个击破,战场态势出现逆转。
从这场战争的进程来看,曹操、王匡在与董卓交战的时候遭受重创,损失惨重,但并未对关东联军的实力造成重大影响。一年之后,孙坚凭借一己之力,孤军深入,便将董卓主力击溃并占领洛阳,董卓被迫进行战略收缩,主力退回长安,放弃对洛阳及中原地区的控制,这也足见这场战争的胜负关键并非是兵力的多寡,而出在是决策、执行的态度上。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关东联军畏敌如虎、裹足不前、相互拆台而导致一场原本可以取胜的战争却变成如斯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