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自己也很清楚这种现实规则:“得奥斯卡这些东西是增加我的本钱(笑)。我说要拍60格,大片厂会说戏院怎么放映呢,我坚持,大家就让步,就让我这么做。所以它跟我的本钱有关系,跟我的野心没有关系。只要可以做,我们都尽量去做的。”
好莱坞其实是“割喉式竞争”的代名词,在这里,你的价值只有你的最后一部作品可以来定义。所有富丽堂皇的宫殿背后都有一座隔绝失败者的冷宫,作为电影殿堂的好莱坞背后也有这么一座“导演冷宫”(director’s jail)。
“XXX导演作品”荣耀背后的另一面便是——导演就是那个不管怎样都得背锅的人。好莱坞是个讲究规则的地方,放逐冷宫当然也有“法”可循,简单的说就是因为你不赚钱了。
对一个导演来说,要成为斯皮尔伯格、彼得·杰克逊的道路通常艰难又漫长。导演们通常要从一个小角色开始,逐渐获得机会执导,等到赢得几场票房胜仗之后,这些导演身上的属性渐渐改变——从单纯的创作者、艺术家,变成了好莱坞的摇钱树。
如果他们可以持续为制片厂、经纪公司、传媒集团、玩具公司等等带来滚滚利润,就会有众星捧月的尊荣,从而拥有巨大的预算空间和收益回报——当然,捧得越高,摔得也越疼,一旦在巨星的位置上跌落,比如说将一部过亿美元预算的制作推向票房惨败的深渊,导演的命运就有可能万劫不复,永不复用。
尽管于心不忍,但不得不为李安捏把汗。他的技术革命性电影《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以下简称《比利》)在过去的一个月里,在世界影坛上引起了轰动,但热闹过后,在海外无论是票房和评价,《比利》都只能算是差强人意——美国纽约首映后烂番茄新鲜度36%,评分4.3,截止11月25日,上映两周,美国市场票房才100多万美元(本片投资4000万美元),中国大陆市场的票房也只刚过1.5亿,与四年前《少年派》的巨大成功相比,相去甚远。
查看全部分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