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争霸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环,主人公为项羽和刘邦两人,按照自古以来胜王败寇的观点来看,建立大汉王朝的刘邦定是名声很大,而败将项羽也是要注定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但是事情并非如此,项羽这个败将的名声却似乎不亚于胜利者大汉开国皇帝刘邦。这是为何?
有人说,这还要归功于史太公司马迁呢。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来到乌江江畔,这时乌江亭长劝项羽赶快渡江,以图东山再起、报仇雪恨,可是项羽却笑着说:“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于是拔剑自刎而死。
因为司马迁距项羽之死年代较为接近,描写的文笔又非常慷慨激昂,因而流传最为广泛。这一死所表达的大义凌然和英雄气概也震惊了世人,使得他名声大振。后世关于项羽之死和乌江自刎的传说也大多源于此。 但是翻阅史料,如此相同观点的记载却并不多。
首先看诗歌上面的项羽:
南宋词人李清照是赞同司马迁的观点的,她在《乌江》中写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对项羽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英雄气概做出高度评价和赞扬。而再看晚唐诗人杜牧在《题乌江亭》中的评价:“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认为项羽缺乏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决心,对他自刎乌江的决定作出了惋惜和失望的评价。
再看史料上面的不同记载:
一、虞姬推动论
据汉初陆贾的《楚汉春秋》记载,虞姬当时怆然拔剑起舞,并和歌曰:“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歌罢挥剑自刎。项羽是个争强好胜、死要面子的人,自己最心爱的侍妾被逼自杀,心中既伤心绝望,又十分羞愧,自尊心受到强烈打击,再加上当时楚军伤亡惨重,“虞姬死而子弟散”,所以当项羽带着残兵败将逃至乌江畔时,顿觉羞耻难当,没有脸面去见江东父老,于是选择一死了之。
二、项羽心怀天下论
据《史记》记载,楚汉战争中刘邦和项羽僵持不下,“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于是项羽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意思是想通过两个人的决斗一决雌雄,不要再让天下百姓跟着受苦,但是这个条件刘邦是不可能答应的。所以当项羽逃至乌江之时,心想过了乌江又是一次楚汉战争,多少百姓还是要陷入战乱,所以便为了天下和平而乌江自刎。但是值得思考的是,当年坑杀二十万秦兵,火烧阿房宫三个月可也是项羽。
三、无法渡江论
我国著名学者冯其庸在其文章《项羽不死于乌江考》中,详细论证了《史记》、《汉书》、《楚汉春秋》关于项羽之死的描述,指出《史记》有关项羽之死的全部文字,除《项羽本纪》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檥船待”两处涉及乌江外,其余无一处写到项羽乌江自刎。反倒是明确提到:项羽“身死东城”,“使骑将灌婴追杀项羽东城”等。他还通过《括地志》和《江表传》等篇章作了关于地理位置的考察,经过实地查勘考证,项羽确死于东城,即今天的安徽定远县,此地离乌江有120千米,根本就是想渡乌江也是不可能的。
这个观点倒是受到很多人的认同,计正山先生也提出:长江以南是项羽的势力范围,是他发迹崛起的地方,即使在楚汉战争后期,衡山王吴芮、临江王共尉等依然服从项羽,听从项羽调遣,尤其是南楚临江王共氏,直到项羽死后仍忠于项王,抗拒刘邦。如果项羽顺利渡江,完全可以重整旗鼓、卷土重来,再一次击败刘邦。所以项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渡过乌江,只可惜逃至东城时被汉军包围,混战中即被灌婴杀死。
但是这看似逻辑思维缜密的推断还不是说没有漏洞:就项羽逃至的地方,东城和乌江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根据《太平寰宇记》记载,两汉时期的东城县是江淮之间的一个辖境广阔的大县。从现在的地理位置来看是定远东南的池河上中游地区,越过江淮分水岭,包括今滁县西南境、肥东东境、全椒西南境,直到今和县乌江的沿江一带。晋太康六年在设东城县界设置单独的乌江县。
章学诚在《和州志补沿革》中也曾指出:“秦为九江郡之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晋太康元年属淮郡,其历阳及东城乌江亭地如故。”也就是说,在楚汉战争时期,东城是一个范围广阔的行政区域,乌江是包括在东城县内。
从这两处可以看出,文献中所说的东城之地也很可能就是说的乌江边上。因此司马迁在《史记》中所说的“身死东城”与“乌江自刎”也并不矛盾,以上以东城之地否认乌江自刎论的说法似乎就显得不是那么有说服力了。
但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历史,似乎我们所有根据史料分析的结论也都只是推测而已。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感兴趣,翻开史料,真正的在自己探究的时候,似乎结果是什么也就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