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德军的战略指导思想是正确的,即:在总攻莫斯科之前先要重大打击歼灭苏军有生力量,消除或基本消除侧翼威胁,避免苏军形成突然的反击并威胁德军后勤补给线。
本来,苏军总参谋长朱可夫是想放弃基辅的,将大批苏军有生力量和精锐部队大幅度后撤用来保卫莫斯科,只是斯大林为了所谓政治影响而拒绝了朱可夫的建议并因此将朱可夫撤职,这就将苏军大批部队暴露在平原公路密集地区,暴露在德军的优势装甲集群和空中突击力量面前。
这可是斯大林苦心经营的精锐部队,数量可能多达八十多万人,这样的重兵集团,已经特别类似于在辽沈战役当中被围困在辽西走廊上的廖耀湘主力兵团,面对这样优等的战役目标而不打,反而纵虎归山帮助苏联加固莫斯科防线,并威胁自己漫长而脆弱的侧翼,这显然是不明智的。
德国人的高效率使他们出色的完成了围歼战,但德国人有三个没想到:
其一:没有想到被围苏军疯狂的战斗力,上自方面军司令.参谋长(更不用说被伏即枪毙的政委了),下到普通士兵,在绝境当中疯狂抵抗,使德军完成围歼任务的时间一拖再拖,应该说,苏军的不合战争规律的东方式的困兽犹斗,为苏军部署争取了时间;
其二:没有想到苏联这样的落后,在实行了两个五年计划疯狂吹嘘苏联工业建设成就的苏联强大的宣传机器面前,德国人也上了当,他们认为在闪电战面前,苏联人来不及带走和毁掉自己的物资储备,德国人从飞机到步兵靴子都能捡现成的,尤其是至关重要的汽油和机油,还有粮食;
而最让德国人吃惊到极点的是,苏联吹嘘的高度发达的公路交通网----简直惨不忍睹,有很多公路干脆就是泥土路啊----这对长时间奋战在西欧发达公路的德军部队来说简直是个噩梦,对夺取苏联战略物资和使用苏联交通系统的过于乐观导致了德军后勤物资的不足,这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到了九月德军部队还是没有能够准备冬衣;
其三:没有想到苏联的鬼天气是这样的残酷----战场上的士兵和呆在实验室里的气象专家的感受绝对是不一样的,零下二十度的气温,专家会满不在乎,而士兵则很有可能不知不觉当中被冻死...............
结论:基辅战役发动是正确的,是必要的战略动作;但可惜战争不是纸上谈兵,细节导致了德军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