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受业内期待,打上开心麻花第二部作品标签的黑色荒诞喜剧电影《驴得水》今日上映。
《夏洛特烦恼》的大获成功并非是偶然因素,“票房透视镜”的团队成员去年也曾成功预测并多次分析其背后成功的原因。能做到在电影院里令观众捧腹大笑数十次这本身并不容易,当剧本、演员、导演这一切产生了化学反应,直接作用到观众身上,再通过口碑逐级放大,最后就形成了市场上的乘数效应。
《夏洛特烦恼》去年国庆档首日12%的排片,从不被多数人看好,到一步步逆袭成为大黑马,走出的曲线和如今国庆档的《湄公河行动》非常相似。但是两者相比较而言,《夏洛特烦恼》作为带有励志正能量的纯正喜剧,受众面更广,也更容易打通不同层级的观众,快速爆发口碑。最终14亿多票房收官,使其成为年度神片之一。
这次的《驴得水》依然是经历过无数场小剧场检验,并在圈内收获不俗口碑的话剧作品改编。相比首部,由于有开心麻花品牌的成功背书,《驴得水》这次受到的待遇明显要好很多,各方的期待度一直很高。在同档期其它片较弱,前期持续的路演、点映,以及宣发的努力下,以25%的排片开画,这较开心麻花的首部作品翻了一倍之多,完全是一线大片的待遇。而近5万场的排片,无论是放在大档期还是小档期,都足够一部影片的口碑发酵。通常来说,只要片子自身硬,放到哪里都能带热市场。
但是《驴得水》能够如《夏洛特烦恼》一般超神吗?显然是不能的。再降低一点标准,能否达到去年十分之一的高度?答案都是否定的。
遗憾的是,此次的《驴得水》纵然在业内口碑上不弱,但在对接普通观众层面却出现重大问题。而院线电影市场从来都是普通观众为王,不能讨好掏出真金白银的消费者,难免曲高和寡,恐怕最终在票房容量上打一个大大的折扣。
据媒体报道,《驴得水》的拍摄也与通常电影的拍摄完全不同,导演用了一个月排练,一个月试拍,最后两个月才是正式拍摄。拍摄顺序也是按照话剧一幕一幕的时间顺序,而不是按照电影的空间顺序拍摄。张一曼扮演者任素汐表示,“很多拍摄时间浪费在等天气,等不打雷,等天晴,等光线等。”但好在场景单一,开心麻花也给了两位导演充足的拍摄时间。而从点映后的口碑评价来看,话剧感太强,人物非常单一,场景封闭是被普遍诟病的地方,片方表示当初曾建议导演周申修改剧本,让环境开放一点。周申修改后,双方都认为不如最初版本,最终还是按照原版。
“这拍的是什么东西,根本算不上是电影。”《驴得水》点映时,曾有观众看完后,愤愤地说。从评价上观看,看过电影的观众普遍认为整部片子下来,少有远景及环境描写,大部分都是中近景和人物特写,画面很满,节奏快,全片都是话剧的调度和表演方法。这些显然对于普通电影观众来讲是不能接受的。
而影片对接市场的另一大硬伤则是过于沉重严肃的主题,使得底层观众在接受上同样存在严重问题。前半段黑色幽默的笑点十足,但后半部分风格陡转,呈现出的喜剧效果和故事流畅度上都令人遗憾,尤其是影片结尾不能令观众笑着走出电影院,这对于一部小成本无卡司的影片是致命的。小片完全依赖于观众的口口相传,而观众的感受稍微差一点,在口碑上的二次传播上就会前功尽弃,结果是无法形成滚雪球效应。
很能理解主创团队进行艺术创作和严肃探讨的初衷,但如何平衡作者表达和观众情绪是需要巧妙去把握的。
而打上“开心麻花第二部喜剧作品”的大大标签也是一把双刃剑。抱着去看开心麻花纯正喜剧的心态的人走进电影院,期待越高恐将失望越大,这对于口碑有巨大的负作用。
《驴得水》无疑是部好电影,主创诚意十足。影片前半段各种笑点包括黄段子很多,一系列的荒诞描述寓意颇为巧妙,对于人性善恶的批判也有一定深度。但仅凭这些还远不能打动底层观众、撬动更大的票房。
同样是讽刺感十足的荒诞派喜剧,《驴得水》和冯小刚的《我不是潘金莲》相比,在各个层面都有着巨大的差距。尤其是与普通观众的距离感方面,讲述当下现实问题的《我不是潘金莲》既能激发共鸣,又能通过密集的笑点和镜头语言巧妙包装出创作者想要表述的丰富内涵,后者无疑才是近年来最佳的一部黑色喜剧,也会在市场上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