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晓华“托腮”沉思。
10月23日,江苏如皋石晓华爱心慈善基金启动了。谁能想到,这位矢志帮助残障人士群体的石晓华竟是一名无臂汉子:35年前,6岁的他在一次触电事故中失去双臂,他也曾想跳进滚滚长江了却今生,但每一次总有一双“隐形的翅膀”带他飞过绝望。“这双隐形的翅膀不是别的,是与生存抗争、永不服输的顽强意志。”他说。
没有双手,他学会了用脚吃饭穿衣,刷牙洗脸,学会了打电脑、用手机,学会了以口握笔,练就“一口”好书法。这些在常人眼里难以完成的事,石晓华不仅做到了,还成为了国内著名的残疾人书法艺术家、表演艺术家、南通市人大代表。今天,记者带你走近石晓华的非凡人生,仰望“隐形的翅膀”带他飞过绝望的艰难历程,倾听他一路洒下的生命赞歌。
石晓华正在用脚接电话。
与命运抗争 苦练书法
石晓华是如皋市长江镇人,原本出生在一个幸福的家庭。天有不测风云,就在他6岁的时候,一次玩耍时不慎遭到电击导致双臂截肢,他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写。由此带来的诸多不便,使他不得不在中学毕业后辍学回家。
为了重新获得生活自理的能力,他每天练习用脚拿筷子吃饭,用脚去完成生活上的事情,常常因身体失去平衡摔得头破血流。随着年龄渐长,他一度对生活失去信心,曾经数次一个人走到江边,看着奔腾不息的江水,再看看两只随风飘荡的袖管,他也产生过放弃的念头,最终还是理智占据了上风。
“一想到父母不离不弃为我付出了十几年的艰辛,我就暗暗下决心,没有了双臂,还有眼睛能看,还有嘴巴和双脚能用得上。”他清醒地意识到,他要自立,须有一技之长。
“除了从小用嘴巴练习写字外,我还能干什么?”石晓华无数次在心里问自己。他摆过水果摊,给朋友卖过羊肉和电脑,后来到一家染织厂应聘,厂方称“即使你能用嘴巴写字画画,厂里还得安排专人伺候你”,最终将他婉拒,但厂方告诉他:“我们本地有个书法家叫沈正,找他学好书法将来也许能有口饭吃。”
石晓华“口书”书法
沈正见到石晓华后显得左右为难,“没有手还真没有教过”。谁知,石晓华请人展开自备的笔墨纸砚,用嘴巴含住毛笔饱蘸墨汁,在宣纸上一气呵成写下“无臂少年学书法,为了生存学技能”14个大字,沈正看了几分钟,被石晓华的意志和书法功底打动,当即将他收下。这一年,石晓华17岁。
在沈正老师那里,他学会了“单钩法、双钩法、凤眼法、回腕法、拔镫法、五字诀、八字诀”等书法技能,“我每天至少有8个小时练习毛笔字。”苦心人,天不负,石晓华终于学有所成。1994年5月,国家京剧院应邀赴日本访问演出时,将石晓华口书“中国京剧”书法作为礼品赠送外方。此后,石晓华的艺术才华逐渐显山露水,不仅得到书法爱好者的收藏,也在全国及省市比赛中屡屡获奖。
石晓华展示书法作品
为回报社会 爱心绽放
石晓华自强不息的故事感动了海安县文化馆的一位编剧,以他为原型创作了小品《求》,由石晓华担纲主角,曾获得全国残疾人文艺表演金奖。石晓华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录用后,演出的《飞翔的维纳斯》、《地铁里的太阳》等小品也连续获得全国及省市各类奖项。
通过不懈努力,石晓华在书法和表演领域均取得了不小成就。为帮助残疾人自食其力,石晓华在2011年组建成立如皋市星光残疾人艺术团,艺术团以精品节目在全国演出,屡获成功。除了维持40多名团员的生活所需,他还将艺术团盈余的收益用于公益事业,捐出的最大一笔善款是2015年为云南丽江市玉龙县石头乡桃花小学建教学楼的100万元。
石晓华投身公益始于2008年汶川地震后,他到灾区看望残疾人士,为他们表演节目,献上爱心款。此后,他经常把自己表演节目和字画义卖得来的报酬捐给当地和贫困山区的困难家庭和残疾人士。8年来,已累计捐出近300万元用于公益事业,他也受到几任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嘉许。
面对记者采访,他不愿多谈自己流过的汗和吃过多少苦头。他说:“我现在的一切离不开社会的关爱和好心人的帮助,我还要继续努力帮助更多的残疾人群体,勇挑社会重担,让他们和我一样有一个精彩的人生。”
石晓华现在很忙,除了参加公益活动和励志演讲,还经常带团外出演出。“晓华做事心细,不管是自家的事、团里的事,还是公益活动,他都要亲力亲为,事情办好了才放心。”妻子吴唯华曾是一名记者,为石晓华的精神打动,主动示爱谱写了一曲惊世爱情,“在我心里,他是一个健全的丈夫。他的爱博大,不仅爱我,也爱着这个国家和社会。”
“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单中坚强,每一次就算很受伤也不闪泪光,我知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过绝望。”就在采访的间隙,石晓华的手机响了,这首《隐形的翅膀》是他设定的手机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