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有一部刚上映的电影很有意思,从电影本身,到导演和幕后,都值得说一下。
这部小片《黑处有什么》,从第九届FIRST青年电影展拿下最佳导演奖,到入围柏林电影节“新生代”竞赛单元,到现在能够全国公映,其实完全出于一个偶然。
导演王一淳,曾经的广告、报社、电视台从业者和全职妈妈,花了好几年时间写剧本,好不容易自己掏钱拍了出来,却因为没怎么做后期,看起来太“劣质”,一直搁置在家。
直到有次散步,正好碰到FIRST做推广,一个被忽悠,就把片子给投了。没想到一投就入围了,之后继续投钱做了后期,才一步步经过获奖和大大小小的展映,走到了院线公映这一步,最终呈现在我们眼前。
姜文看完后对它赞不绝口,说它是“少有的那么坏、那么荒诞的作品”。他以前说过,电影的最高境界是“坏逼电影”,他对《黑处》的褒奖和肯定,由此可见一斑。
这部电影的“坏”,也是它令人惊喜的地方,在于它对类型的颠覆,融合了犯罪、惊悚、青春、黑色电影这些元素的“麻辣香锅”,完全跳出了大家对青春片和悬疑片的预设。看完你会发现,原来故事可以这么讲,可以无视套路和规则,却依然拍得好看、抓人。
绕不过去的《杀人回忆》
自从去年获奖以来,《黑处》就一直被人形容成“中国版《杀人回忆》”。确实,片中有些情节和画面都很像《杀人回忆》。比如连环强奸杀人案的设定,以及凶案现场都是一片稻田,
《杀人回忆》剧照
《黑处有什么》剧照
甚至稻田里都有一个稻草人。
《杀人回忆》剧照
《黑处有什么》剧照
但是,就在电影开始有了一点黑色和悬疑气质,你以为它马上就要走《杀人回忆》的路数,接下来会有抽丝剥茧的推理和分析的时候, 镜头一转,对准了见证这起凶杀案的14岁女生曲靖。
案件就发生在附近,受害者都是年轻女性,父亲又是警察,于是“凶杀”这个关键词,不可避免地融入了曲靖的生活。之后的视角,也都是从她出发。
其实,电影和《杀人回忆》的相似,也仅止于此了。
这个坑,我进得心服口服
看下去你会发现,“凶杀”这条线退居其后,青春和成长才是这部电影的主题。简单说来,这是一部披着“凶杀”类型外衣的另类青春片。但是所有因为这件外衣而进坑的观众,都会心服口服。
这是一部你从来没看过的国产青春片。
首先,“凶杀”并不只是个噱头,案件发生之后,它如影子一般跟着女主,贯穿在她的生活中。
因为一直没有抓到真凶,就像柯南最爱说的那句话一样,“凶杀就在我们中间”,这种草木皆兵,悬而未决的感觉不但一直伴随着女主,也会直接传达到观众的神经里。
这种悬疑和黑色的气质,注定了它和追逐鲜肉、热衷洒狗血的国产青春套路片本质上的不同。
其次,由于背景设在90年代,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都会发现,片中出现了大量90年代的风物,高度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氛围,细节可以拿满分。
比如老式的叶片电扇,总出现雪花、有时要拍两下才能看的电视机,和当年风靡一时的小虎队。
比如家里的摆设和布置,细致到墙上的海报和相框。拍戏的时候导演甚至特地去买了那个时候的课本,还有木框的羽毛球拍,因为那个时候金属框的不多。
比如放着《蜜桃成熟时》的录像厅,那时去录像厅的,都是老师和大人口中的小混混和不良少年。
还有教室里写着口号的黑板报。
这些细节,比起证明导演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它们确实营造出了一种毫不违和的年代感,不管是否了解90年代,都会有置身其中的感觉,完全不会觉得,是被打着“复古”和“情怀”的招牌营销了。
虽然描摹的是90年代的青春,却又和每一个时代的青春都有共同之处。青春期的迷茫也好,困惑也好,莫名的躁动和隐痛也好,都表现得恰如其分。这应该要归功于两位女生的演技了。
女一曲靖青春期的萌动,对自我和异性的好奇,寥寥几笔就有了轮廓。
和代表家中权威的父亲的抵抗,对爱情的渴望。
还有每个学校都会有的,女二张雪这样的“坏女生”。她翘课、烫发、化妆,和老师顶撞,甚至直接辍学出走,不带走一片云彩。
这种大胆反叛的前卫形象,我猜每个好学生都曾经偷偷向往过。
青春和悬疑的连接点,就在黑处
当然,如果这部电影只停留在对90年代青春期少女的细腻描摹上,就明显不够姜文说的那么“坏”了。
它坏在,除了不走寻常路,除了有点黑,还有一点和女主一样的叛逆气质。
比如敬老院里那个猥琐的老头,和曲靖为他读的那段《金瓶梅》,显然是在讽刺当年流行的“好人好事”和雷锋精神。
还有曲靖为了伺机报复,在敬老院打扫,歪打正着拿了个“赖宁奖”,上台领奖时那个巨大的福娃头套,和脸上夸张的妆容,和老师完全无视曲靖本人,照样为她颁奖,好像她只是关于这个奖的一个符号。
这种荒诞的情节,我不说你们也一定明白是在讽刺什么。
另外,导演对青春期少女的微妙心理也把握得非常到位。
“坏女孩”张雪,其实是曲靖想成为而不敢成为的另一面,就好像《搏击俱乐部》里的布拉德•皮特,其实到底是不是爱德华•诺顿臆想出来的人格,某种意义上,并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他们都向往“另一个自己”,一个“在别处”的、逃离当下生活中的困惑和不安的,象征自由的纯粹自我。
曲靖穿着去天台跳舞、去录像厅看《蜜桃成熟时》、去同学家看她事先并不知道的小黄片时穿的那条红裙子,也是青春期性萌动的象征。
从色彩心理学上说,红色象征热情、性感,同时也会和血腥、暴力以及警戒联系在一起。
历史上确有其事的“黑色大丽花”事件的连环杀手,只钟情穿红色衣服的女性,《独家新闻》里休•杰克曼饰演的“塔罗杀手”第一次见到斯嘉丽•约翰逊演的傻妞记者时,她正好穿了件红色的泳衣。
《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宁静也穿过一件红色的泳衣。
红色在这些青春片和凶杀情节中的出现,并非出于偶然。
而《黑处有什么》中,凶杀和青春两个主题的交汇之处,正好就是片名中的“黑处”。这一片无法看清的区域,是凶杀和真相躲藏的地方,也是身处青春期的孩子们混沌的自我和未来。
看到结尾的时候,很多人可能会和我一样诧异,完全没想到故事会以这样意外的方式结束,像一句没说完的话,怅然若失。
借用导演的话说,“悬疑是一种气氛”,而她想讲的是一个“凶手是谁并不重要的故事”。至于究竟什么才是重要的,看完电影,你一定会有自己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