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音乐传奇大卫·鲍伊和知名演员阿伦·瑞克曼意外过世,许多人为这素未谋面的两个男人哀伤哭泣。为名人哀伤是一种奇怪的体验:我们会为从未交往过、对方不知道自己是谁的人而悲伤,体验到发自内心的失落感。为何会这样?
Christian Sager解释道,这个现象是“准社会关系”的产物。上个世纪50年代,社会学家Donald Horton和Richard Wohl使用“准社会交往”这一术语,来描述人们对从未谋面或交往甚少的名人所产生的深深的亲密感。尽管这种关系是单方面的,但它依旧热烈。
实际上,这种关系的单方面性常常是名人吸引力的核心:粉丝可以认同公众人物,并体验到一种理想化的关系,其中包含了无条件的接受和支持,同时不会遇到现实世界交往中所固有的困难。
准社会关系能够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股强大力量,推进认同感的形成。因此,当一个备受喜爱的名人过世时,粉丝为之哀痛便不足为奇。不过,这种哀痛和我们哀悼实际生活中的挚爱之人必然不同。
当你生命中有人去世时,你的哀悼会帮助维持和重构自我。但在准社会关系中,你并不会受邀参加葬礼,也不会参与遗体的处理,你没有任何通常的情绪发泄途经。
有时候,我们和其他粉丝一同哀悼名人,而社交媒体使其变得格外容易。在鲍伊和瑞克曼过世之后,粉丝便聚集在推特、Facebook、Tumblr上,歌颂死者、一同哀痛。2012年,普渡大学的教授Glenn Sparks解释道:
我们通过和同样与死者拥有这种准社会关系的人进行交往,而聚集在一种“中介家庭”中,共同表达这一庞大群体的失落情绪。
在2012年的一篇文章中,教授Scott Radford和Peter Bloch描述了粉丝应对名人过世的另外两种方式:“投射”和“合并”。“投射”指的是粉丝试图重现以往的名人体验,例如重新播放大卫·鲍伊的演唱会、细数阿伦·艾克曼最受喜爱的影片场景等;“合并”则涉及到粉丝对逝者相关物品的兴趣上涨,例如蜂拥购买大卫·鲍伊的最后一张专辑、试图获得名人所拥有过或触碰过的“神圣物件”。
虽然花费数百万美元购买一把吉他可能极端了点,但粉丝们对鲍伊和艾克曼的死讯反应(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回忆和视频、装饰等)其实是健康的应对方式。尽管粉丝和名人之间距离遥远,但他们的疼痛感却是真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