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怒批热门手游 孩子哭诉控制不住自己

2017年06月28日编辑: shixisheng1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休闲社交拍照修图听歌K歌等等,为什么还要约束学生用手机?难道我们还要倒行逆施吗?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

6月26日,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发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对这款风靡中国的手机游戏进行痛斥。以下是这位关心中国下一代的为人师者痛心疾首的文章,值得一看,也值得所有成年,包括中国的游戏从业者深思……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我之所以痛恨是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位家长,更是站在一线的教师。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休闲社交拍照修图听歌K歌等等,为什么还要约束学生用手机?难道我们还要倒行逆施吗?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

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能自控,我们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3点,我们不会去买二手机只为能打游戏,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我现在不能以丝毫的恶意来揣测我们的孩子。当孩子泪流满面的和我说,老师我控制不住自己,我不敢告诉父母,怎么办怎么办老师?那一刻我感觉我的心也被扎了。

网络数据,看完很吓人

网上数据统计:目前王者荣耀的注册用户是2亿,每天在线人数是5千万。虽然游戏页面写明,“本游戏适合16岁(含)以上玩家娱乐”,但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20岁以下的玩家占一半以上,其中11-20岁的玩家比例高达54%。也就是1亿用户是我们这个年纪的学生。

王者荣耀被《人民日报》怒“怼”过:直指王者荣耀篡改历史人物,荆轲是女的,无数朝代的历史人物串在一起厮杀。用流行的话说,其中的很多设置非常地尴尬,但也正是这种尴尬,更得年轻人的芳心。在启动页面上,的确有年龄和防沉迷的提示:本游戏适合年满16周岁以上的用户使用!可是这种提示无疑是形同虚设。

在被《人民日报》怒“怼”过之后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但是,这个“成长守护平台”并非如此管用,百度一下,就会看见破解方法。

再来一组惊人的数据:2016年春节,王者荣耀的一款皮肤就卖了1.5个亿,最高日流水突破2亿,最高月流水超过30亿,更可怕的是,中国玩家每天在《王者荣耀》这一款游戏上花的时间是《阴阳师》的6.8倍,是《梦幻西游》的11.9倍,毋庸置疑,这是一款中国手游历史上从未出现的庞然大物。

十来岁男孩,飞踹妈妈

此前,一位温州的母亲被儿子发飙狂打,只能默默地抱头忍受!当时视频被曝光时一度被误传为“儿子嫌眼镜便宜”,但很快有网友指出了真相,因为母亲无意间打断了儿子玩手游!今年1月,广州某医院,一名十来岁的男孩,连续抬脚向自己的妈妈飞踹,短短几秒连踹5脚。

旁边的奶奶试图阻止孙子的暴力行为,但男孩依然我行我素。而男孩踢打母亲,也是因为母亲想阻止他玩手游。这两段男孩殴打母亲的视频,因为发生在公共场合所以曝光;但不难推断,类似情形在他们的家里,或许并非第一次发生。

还有一则新闻是:初二尖子生割腕后跳下17楼,事发前一天,男生因为上课玩手机,受到老师和家长批评。

快报4月7日一则新闻:小男孩半夜躲在被窝里玩手机,导致性早熟。新浪微博上一则新闻:一小学生用妈妈手机玩王者,共花费4万多,而他的妈妈是一位收入相对较少的清洁工……

没错,刷爆银行卡的,玩到“虚脱”和“失踪”的,玩死玩伤的,一抓一大把。于是网友们,尤其是“受害者”的家庭,对游戏真的是极度不满,纷纷声讨!

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那个年代很多开网吧的都发了财,但受害的孩子们,就不好说后来了。之后上网实名制,网吧不让孩子进了,网吧热也消失了。

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那些优秀的游戏设计师深谙人性,懂到了骨子里,才有粘性,才有收入。

我让学生写一篇时评作文:“石悦,2006年内蒙古地区理科高考状元,本科就读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在校期间的成绩也非常突出,毕业论文被评定为优秀,研究生则是在北京大学深造,读研期间更是在北大拿到了含金量极高的国家奖学金,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学霸。

毕业后她放弃建筑设计师的工作去从事游戏主播一职,目前在某网络直播平台拥有109万的关注,新浪微博90万粉丝。”

学生看到这则材料时一片哗然,动笔前我反复提醒职业的责任意识和社会担当,但事实还是让我诧异:40篇上交的作文39篇称赞状元的追求梦想的理念,不少同学提出电子竞技的社会责任感和难度,甚至非常崇拜游戏玩家能以超高技能参加世界争霸赛,因为在他们眼里争霸赛已经无异于奥运会了……

乔布斯对科技有着与生俱来的天分,但他同时又是一位慎重的父亲,乔布斯在2010年时这样说道:“我们对孩子在家中使用科技产品进行了限制。”因此国外的新闻才会有类似这样的报道:“Ipad之父的孩子竟然不让自己的孩子玩ipad,这是为何?”

2008年马云在电子商务专题汇报上表示“饿死也不做游戏”。2010年马云子啊作汇报说,“我们坚定地认为游戏不能改变中国,中国本来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孩子们都玩游戏的话,国家将来怎么办?

所以游戏我们一分钱也不投。人家投,我们鼓掌,但我们不做,这是我们的一个原则。”但商业总要往前走,当年不做游戏的阿里巴巴,也在5年后的2013年宣布进军游戏产业。

但我们必须反思

孩子,如果你能好好设计你的将来

孩子,如果你能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我们都愿意做你亲爱的老师,三十年为约

【浙江新闻+】

6月23日,《南方人物周刊》官微称,港媒日前以《腾讯副总裁9800万购名铸复式》报道了“王者荣耀之父”、腾讯公司副总裁姚晓光花9800万港币在香港尖沙咀买下一处豪宅。《南方人物周刊》还表示,内部消息说,姚晓光2016年个人的绩效奖金高达2亿元人民币。

虎嗅网和每日财讯网报道称,去年,姚晓光带领的卧龙工作室——《王者荣耀》系该工作室开发——突然拿了公司级业务突破奖。据说姚晓光2016年的绩效奖金高达2亿元人民币。卧龙工作室团队的2016年年终奖金是1亿元,人均是140万,有的人年终奖是82个月工资。

虎嗅网称,姚晓光就像当年微信的创始人张小龙一样,正快速地走在“封神”的道路上。

6月11日,姚晓光第一次正式就“王者荣耀”对外发声,做了名为《超越认知的边界——腾讯“王者荣耀”现象级游戏创业之路》的主题演讲,地点同样是在香港。

《南方周末》6月1日报道称,“王者荣耀”上线20个月,就打破了年龄、身份、圈层的界限,把每个人都变成了“战士”。“王者荣耀”也成了腾讯的吸金利器。2017年一季报,网游收入228亿元,几乎占了腾讯总体收入的半壁江山。而“王者荣耀”凭一己之力,为腾讯第一季度业绩收入贡献了120亿。一款刚上线的赵云皮肤每天的流水高达1.5亿元。

这款号称“被小学生占领”的游戏里面到底有多少小学生?

网上一直有说法,“王者荣耀”是一款“被小学生占领”的游戏。提到“王者荣耀”,很多玩家也会第一时间联想到小学生。

百度搜索“王者荣耀+小学生”,会出现很多吐槽“玩王者荣耀经常被小学生坑”的帖子和教人“如何辨别王者荣耀中的小学生”的帖子。

《中国青年报》报道称,据腾讯的数据显示,“王者荣耀”注册用户数超过2亿,每天的活跃用户超过5000万,最高日活高达8000万。

澎湃新闻和中国青年网等媒体都说,有报道显示,“王者荣耀”一大特点就是玩家低龄化严重,小学生玩家占据“王者荣耀”用户57%以上。小学生是“王者荣耀”的主力军。

但腾讯公司自己旗下的数据平台“腾讯浏览指数”发布的数据显示,过去半年来(2016-12-25至2017-06-25),“王者荣耀”玩家的年龄分布为,12岁以下仅占4.8%(也有将近1000万人),13-17岁占18.5%,18-23岁占37.4%。也就是说,23岁以下玩家,约占总数的61%。

腾讯自己提供的数据,否认了小学生是“王者荣耀”的主力军的说法。

但这个数据可能与很多人的感受并不相符。

记者:“王者荣耀”游戏在小学生中非常流行,你们有没有关注到这种现象?你们有没有采取什么措施避免小学生沉迷游戏?

“王者荣耀”游戏团队:目前根据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腾讯已于第一时间在旗下手游部署了实名注册系统。同时在今年6月,腾讯在“王者荣耀”上率先上线了健康游戏系统,玩家在当天达到一定累计时长或单次时长时,游戏将进行相应提醒、下线等操作,以实现防止沉迷游戏的目的。这也是国内游戏行业首个由企业自发上线并正式施行的移动游戏防沉迷措施。

记者:针对小学生这类低龄儿童玩家,“王者荣耀”游戏有没有设置什么门槛?

“王者荣耀”游戏团队:今年2月,腾讯率先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协助家长对未成年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平台涵盖旗下包括“王者荣耀”在内的数百款游戏产品,其主要服务功能包括:实名认证并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相关绑定账号登录游戏和相关消费的实时提醒、查询、设置等。在通过该平台绑定未成年人游戏账号后,即可以对具体每一款游戏的登录时段和消费进行限定,而一旦发生登录与消费,家长也会在第一时间收到短信及微信通知。

记者了解到,现在客户端游戏与网页游戏领域通行的“防沉迷系统”,是遵照新闻出版总署(现已合并入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等八部委于2007年联合发布的《关于保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实施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通知》等规定施行的。由于当时移动游戏并未出现,因此在监管范围上没有覆盖至手游。

今年5月1日,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通知》新规正式实行。移动游戏被明确界定和纳入政策监管范围,要求进行实名注册。网易、腾讯等旗下网游纷纷宣布要实名认证。但可能由于移动终端使用上时间碎片化等原因,在手游上的防沉迷系统尚未作强制要求。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杭州大姐接到“通缉电话” 三百多万拆迁款险失 留身份证交20元就能当保姆 保姆中介市场谁把关 男子开车冲破高速护栏进水沟 还好做了这个动作 小伙偷完兄弟的7P还报警 栽在一张火车票上 男子乘列车出行坠车死亡 过路列车摄像头拍下离奇“挂人”一幕 醉酒后惹事遭暴打 男子实力作死调戏朋友的女朋友 网上被骂“不要脸” 台州网络女写手获赔22000 小伙在杭州一旅馆自杀身亡 父母告旅馆索赔95万 男子处理违章时态度嚣张 拍桌子撸袖子终被拘留 男子30年前被毒蛇咬伤 烂了32年的伤口藏着父爱 女司机开车看短信追尾前车 将轿车撞飞10几米要赔30多万 女子把刚生下的儿子丢了 说不清父亲是谁 醉酒后惹事遭暴打 男子调戏哥们女友被啤酒瓶爆头 盐城一陌生船只停靠码头 非法运输成品油200余吨 桂林中年妇女骑电动车与农用车相撞 惨遭碾压当场身亡 沈阳男子心情不顺砸共享单车 酒后寻衅滋事泄愤 沈阳铁西货车冲过护栏撞向一轿车 母子俩被送医 丹东中级法院公开宣判两起毒品案件 2名罪犯被判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