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nder前往瑞金医院送上锦旗
记者从上海交大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获悉,11月20日凌晨3点半左右,该院3名特保队员正在医院内部常规巡逻,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呼救声,他们立即四处搜寻,最终发现在医院10号楼前,外籍女子Alexander昏厥不醒,而呼救声来自她身旁的男友Ruff。
参与救助的特保队员李斌回忆说,当时Alexander面色发白,已经失去意识。由于语言不通,Ruff情绪失控,这更让特保队员的施救准备显得手忙脚乱。为了能及时救人,他和另外2名特保队员当即决定分两路行动:一人前往急诊室通知当值医生,另外两人护送患者。
他们一路狂奔,大约用了2分钟,就把Alexander护送到了急救室。“送到急救室太及时了,稍微晚点的话后果不堪设想。”当值医生透露,Alexander病发前吃了一碗馄饨,馄饨中添加了花生酱的成分,吃完后出现皮肤瘙痒、身体发热等症状,立即在男友Ruff的帮助下前往医院就诊,到达医院时一度晕倒,所幸及时抢救。近日,为感谢院方工作人员,Alexander前往瑞金医院送上锦旗。
“花生诱发的过敏为速发型过敏反应,发病时间距进食在半小时以内,多表现为呼吸困难,面部水肿,口腔溃疡,皮肤风团疹,严重时可发生急性喉头水肿,导致窒息,危及生命,甚至可以诱发过敏性休克,造成死亡。”瑞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周剑平说。
据周剑平介绍,相对中国人,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人花生过敏的情况更为普遍,一是由于发达国家接触和食用坚果的品种更多,他们食用面包等物质更多,吃的时候往往习惯于添加一些拌酱、调料等,这些料中常常添加花生等坚果类物质;二是从“环境清洁理论”来说,欧美等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国家相比,城市的环境和家庭清洁程度存在差异,发达国家的人群周围环境清洁程度相对更高,他们接触外来抗原少,致敏性就更大。
他表示,近年来流行病调查显示,欧美等发达国家整体过敏性疾病呈现上升趋势,中国也有显着增加。其中,花生是重要的食物过敏原,近期对花生过敏的人数急剧增多,在西方发达国家花生过敏人群比例高达20%-30%,且90%食物过敏引起的死亡都是花生导致。对这类人,哪怕进食极为微量的花生或花生油都会引发严重的过敏反应。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人往往容易因为牛奶、海鲜、鸡蛋等过敏,这主要是因为不同人群基因不同,接触的环境也有所不同,对蛋白质的耐受产生的反应有所不同。值得注意的是,过敏物质容易遗传,直系亲属间出现的概率较大,应该引起家庭的重视。
瑞金医院急诊科主任毛恩强同时表示,除了花生外,在近年来接诊的过敏人群中,食用过螃蟹和虾产生过敏也很常见,而除了食物造成过敏性外,药物也会导致,如注射青霉素和造影剂均有可能引发过敏性反应,甚至休克。
医学专家建议,对于花生过敏的人来说应该避免花生类的食品,如花生奶油、花生酱、花生油、花生糖、酥皮花生等,也要留意食品的成分标签,如混合果仁、早餐麦片、谷物棒、面包、蛋糕、曲奇、蛋卷等都有可能含有花生成分;同时要注意食物添加剂,如氢化植物蛋白等,尽量让更多的知道自己对花生过敏,用餐时,务必告知服务人员杜绝放入花生类东西,其他有过食物和药物过敏经历的人,在就诊时务必要向医生说明过敏物质,避免发生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