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郭现春(金盾影视):部分优秀作品也被迫下水,出污泥而被染
12日下午,中国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法务委员会发表声明,向操控电视剧收视率的灰色产业链宣战。声明发出以后,从中央到地方的媒体纷纷报道,从机构媒体到自媒体家家奋勇,电视剧行业的编剧、导演、制片人们也积极回应,希望此次与假收视率的作战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中国电影文学学会也发表声明,支持打假行动(如下图)。身在行业中的几位知名电视剧制片人,也就收视打假行动发表了看法和建议。
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在行业危难时刻显身手,彰显正义的力量。向假收视假数据发起“宣战”,实属无奈之举。这个“毒瘤”已经危及整个行业,确实到了不得不开刀的时候了,一日不铲,行业的健康一日受到威胁。
大家知道,这个问题说简单也简单,收视造假背后的链条能否斩断,必然涉及“利益集团”。从12日朋友圈刷屏可以看出,大家对造假恨之入骨,这里包括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有的是当下一线大腕,对待这个问题,大家没有异议,目标一致。
假收视的问题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大台播的剧要再花一千多万的“银子”买收视,美其名曰“宣传推广”,彼此心照不宣。当剧播出时,纷纷晒收视率,其实心里都明镜似的,清楚得很。当然,这里面确实有相当一部分的优秀作品,它们不得已“出污泥而被染。”至于有个别剧被撤档或“拦腰斩断”,很大程度上是打铁自身不硬,不能埋怨电视台。
我记得从去年下半年,中宣部、广电总局的有关领导高度重视此事,分别与导演、编剧、制作人座谈,其中内容之一就是让大家献计献策铲除假收视这颗“毒瘤。”
我的建议是:一是有关部门抓紧制定相关政策,既有指导性意见又有具体措施,以便于实际操作中实施,并联合司法机关,依据相关法律,对于各方提供的线索,依法立案侦查,坚决打击造假的违法行为;二是电视台与制作方有机配合,坚决杜绝这种“潜规则”的不法行为,甲乙双方要相互理解和支持,优秀作品观众喜爱,必然有好的收视;三是不能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既要铲除造假“毒瘤”,还有彻底解决个别“小鲜肉”漫天要价的问题,还影视业一个蔚蓝的天空!
《美人私房菜》制片人严从华:给被迫买收视率者以豁免权,让他们说出真相,提供线索
据说不法分子和数据公司操纵样本户,给样本户钱让他们看指定的电视节目,就操纵了收视率。这些人都暗箱操作,不露面,环节很多,有些钱打了也没买到数据,十个有八个是假的,把钱骗走了以后,电话一换,再也找不到人。这几年播的好剧也有不少要买收视率,公司心里也委屈,但承认了又怕受牵连。现在如果不是公安找到线索抓了人,或者想办法让购买方说真话,这事永无揭盖之日。
对于好些片方来说,为了完成上市公司利润,为了把片子卖掉,只能去买收视率。公安部门讲证据,没报案和证据就进入不了司法程序。建议公安、司法部门介入以后,给这些被迫买收视的人以刑事豁免权,让他们说真话,才有可能找到突破口。此外,管理部门应该牵头出台收视大数据库,不要以索福瑞一家的数据来做依据。制作公司痛苦,据说有的戏拿2000万付给操控收视的黑手。
电视台也痛苦,没有收视率卖不出广告。所以大家都是受害者。而且,剧本、表演、导演都不重要,收视率上去了就什么都有了,让艺术家没有公平竟争的机会,行业陷入恶性循环。现在买过收视率的人,都说自己没有买,客观上使得卖数据的不法分子逃避法律治裁。要解决问题就得从根源上下手,第一步司法介入,第二步广电总局建立新的收视数据标准,这样电视剧行业才有救。
制片人吴毅(天意影视):众筹建立新的收视统计标准
这不只是一个经营的事,这是一个让行业失去标准的事,一个毁行业的事。所以电视剧制作产业协会的行动很及时,很必要。收视率没有问题,但收视率统计的结构和标准有问题,有限的样板户资料一旦外泄,很容易被人控制和污染。国家有关部门应该加强投入,建立这个新的统计系统。
我们作为行业中的从业者,也愿意出钱来推动这件事。对那些买假收视率的公司来说,买到买不到心里都憋屈,反倒不如大家一起用众筹的方式建立一套干净、清晰、准确的收视率统计标准。
制片人吕超(耀客传媒):改变一家收视率做依据的局面
早、早、早就该这么做了,假收视已经成为侵蚀行业的最大毒瘤。首先希望政府主管部门坚守导向,守护公平与正义。其次希望电视媒体站出来铲除源头,根本上改变被一家收视率绑架的局面。技术上,电视台天天看分城数据,大多数从业者都知道哪里异动,异动了多少。但都变成了沉默的大多数,甲方乙方都没获利。这才是最可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