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名:《最大的小小农场》(台译《我家有个开心农场》,The Biggest Little Farm)
导演:约翰·查斯特(John Chester)
分级: PG
分类:纪录片
片长:1小时又31分钟
上映日:2019年5月10日
评分:4星(最高5星)
这个故事实在太棒了!我该从何说起呢?这是一对非常有创意的夫妇(先生是摄影师,太太是糕点师傅和美食部落客)毅然决定成为农民所拍摄的一部自传式纪录片。农作生活到底有多难呢?更别说是在土地长期贫脊的洛杉矶北部了!
《最大的小小农场》(台译《我家有个开心农场》)海报。
你不会在意影片开头有较多可爱的呈现方式,因为很快地你就会发现它超级适合当儿童教材。然后你会更加喜爱本片,因为你会发现它其实是适合所有的人,尤其是那些说地球是一块烤焦吐司的悲观者。这部小小的纪录片会彻底翻转你对目前地球生态浩劫的看法。它解开了无数个或许你都不曾想过的疑惑,向我们展现了大地之母惊人的自愈能力。
查斯特夫妇有一位喋喋不休的“心灵导师”名叫艾伦(Alan),他教导这两名菜鸟农夫生态多样性和农作知识,甚至还包括艰苦工作中的幸福生活哲学。
除此之外,他们还拥有一只有着一双蓝眼睛的“动物心灵导师”,一只名叫托德(Todd)的黑犬。事实上,这一切都起源于它那整天不停的吠叫声,以致查斯特夫妇被赶出了位于圣塔莫尼卡的公寓。就好像一场英雄之旅的开场一般,约翰(John)和茉莉(Molly)因而起身寻找属于他们的天地。从佛教讲的六道轮回来看,我认为托德很有可能是约翰家族的某一位先人,再次以家犬的身份来到他们身边,引领着他们。托德也确实拥有某种脱俗的魅力。
《最大的小小农场》片中查斯特夫妇养的黑犬托德(Todd)。
启程
在影片开头,我们认识了这两位三十多岁(说不定四十多岁)、住在圣塔莫尼卡的约翰和茉莉。他们说,他们正准备从都市撤退,去学习与大自然和谐相处。这听起来有点太酷、太嬉皮、太难得(用动画的表现方式更加深了这个印象),接着他们从动物收容所拯救了托德,而(根据茉莉)托德反过来又拯救了他们,然后事情的发展就变得更有趣了。
约翰和茉莉首先认识了总是戴着墨镜的“农业尤达”(译按:意指智者)艾伦约克(Alan York),艾伦看起来没那么嬉皮,更像个工人,但却是个货真价实、超赞又务实的农业知识家。
才刚开始,查斯特夫妇便遇上了大麻烦,由于干旱导致加州长时间饱受干旱的折磨。这是第一年。接下来的一年,艾伦告诉他们必须要彻底地做到“复杂化”,就如他说的,“多样性、多样性、多样性!”很显然的,艾伦非常相信某种农场的风水。从后面的农场空拍画面,你会相信其实艾伦是他们之中最具艺术细胞的人。而茉莉喜欢多样性的概念纯粹只是因为这样她可以进行很多有趣的烹饪计划。
但是多样性对于农作到底意味着什么呢?这要从一只名叫“丑女贝蒂”(Ugly Betty)的大母猪说起。他们觉得这个名字太政治不正确,就把她重新命名为艾玛(Emma)。真贴心!但是显然的丑女贝蒂的男朋友觉得她其实蛮漂亮的,在一段很长的生育画面之后(像是兽医作家吉米·哈利的小说情节),她为农场新添了17只小猪。
《最大的小小农场》中的大母猪“艾玛”和公鸡“葛利斯”。
17只小乳猪已经是非常难搞了。然后再加上一群鸡、黑面羊、75种不同的果树、很多鸭子和一大群蜜蜂。所有这些之外,还需用作物覆盖土壤来养地力。
大母猪“艾玛”生的其中一只小猪。
那么这么多动植物加在一起的后果是什么?立刻招来大量的害虫、啃咬树根的地鼠、破坏果树叶子的蜗牛、入侵粪便的蛆虫、偷抢桃子的鸟,还有会偷鸡的土狼。要怎么停止这些乱咬乱啃的混乱状况?
生物多样性意味着建造一座完整的伊甸园。因为在那会蔓延、爬行、生长和扩张的巨大落叶堆背后有着一套维系平衡的铁律。只要掠食者出动(白天版的老鹰和夜晚版的猫头鹰),然后——迸!那乱啄桃子的鸟群立刻溃不成军。
他们架起夜间摄影机,看看有谁晚上在那里偷偷出没和营生。除了掠食者,我们还看到有短尾猫、獾、黄鼠狼、白鼬、牛蛇也搬了进去。这就是为什么地鼠总是大量繁殖的原因——他们养活了大量的掠食者。
地鼠的另一个超棒的好处是,他们会不断地挖地洞,像是啮齿动物版的松土犁。唯一要注意的就是作物要种在地鼠活动范围的下层:以防作物根部被他们咬烂。
至于那些破坏果树的蜗牛,猜猜看谁是它们的天敌?鸭子!把鸭子放进果园里!那么那些喜爱鸭子粪便又总是在里面产非常非常多卵的苍蝇呢?鸡!鸡是蛆群控管大师。大地之母总是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这一切实在完美的令人赞叹。
约翰和牧羊犬“卡亚”在《最大的小小农场》片中的剧照。
但没有人是完美的
潮起潮落,有时秩序有时混乱,充满着高点与低点。整个过程说白了就是大量辛苦的工作。实际上,我们没有看到约翰和茉莉一直在工作,但是随着问题的复杂化,很多事情随时都可能出错。你隐约知道他们在背后承受了多少重担,你会觉得:他们真的做到了,太棒了。不过我很高兴这不是我的人生,我需要我的午睡时间。
除此之外,他们同时还在拍摄影片。
某种程度上,艾伦也启发了我们去接受“适度的不和谐”才是真正的现实。他还说:“这就是一种很简单但绝不轻松的务农方式。”我的理论是,如果所有事情永远都非常轻松的话,人类就没有机会去吃苦消灾了。不过,对于一部关于丑女贝蒂和四处巡逻聒噪蜗牛的电影来说,这种经验我们一般人是很难体验到了。
这里最大的收获是看到一片土地如何在短短的七年之内,从寸草不生摇身变成美好的伊甸园。但是对于凭着一股热情、一点天真和满满善意的查斯特夫妇来说,这可是七个漫长难熬的年头。不过他们确实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且也不怕吃苦。同时他们也获得了心灵的升华。
好似一段漫漫修炼之路。就如约翰所说,“先观察然后创新是我们最大的盟友。”没有任何事能和创新突破相提并论,而它带给你的就是生命中的幸福。
约翰和大母猪“艾玛”在《最大的小小农场》片中的剧照。
而查斯特夫妇毅然回归田野的故事,同时也是给那些充满梦想、留着金发辫子头、抽大麻、穿着勃肯鞋、二十出头,崇尚汤姆·布朗二世的“追踪师学校”(Tracker School,教授野外求生技能)年轻人的一部指导方针和温和的警告。他们幻想的可能是一座乌托邦,回到乡野、无水无电的生活。这里给一个小小的建议,肘部润滑脂(原文elbow grease,暗指费力重活)是关键元素。
《最大的小小农场》同时也是前副总统艾伯特·戈尔(Al Gore)的电影《难以忽视的真相》(An Inconvenient Truth,台译《不愿面对的真相》)的反动。与多数的生态纪录片不同,查斯特夫妇提供了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观点:实际情形也许并不如我们所认为的那样充满危机感。那些有关水利压列法采油(从地底下钻油或天然气,fracking)的电影的确会(也应该要)让我们从头到尾坐如针毡,但是《最大的小小农场》却能让你重拾对大地之母、天空之父的信心与希望。
不过,有个问题是全片一直没有解释清楚的,而且随着故事的发展显得更加不寻常,就是——他们到底哪来的钱?这两位艺术家哪来的存款能买下他们那座杏花巷农场(Apricot Lane Farms)(位在加州穆尔帕克,200英亩,还包含一座漂亮房子的土地)?好几英里的灌溉设备、重型农耕机械、大片的果树、种子、很多农场员工,还有在威利狼(Wile E. Coyote,卡通角色)和它的掠食者同伴攻击下还能不断补充的鸡只?
总之,约翰的摄影功力是关键。看这部电影绝对是一场视觉飨宴。高速摄影机捕捉了蜜蜂用花粉篮装满花蜜回巢的可爱姿态。还有橘红又带点紫色的桃子看起来鲜艳可口。空拍机最后展出了艾伦‧约克充满艺术气息的风水规划。实在太吸引人了。
《最大的小小农场》所在地点“杏花巷农场”(Apricot Lane Farms)。
《最大的小小农场》向我们介绍并让我们认识所有参与演出的动物演员,并借由此让我们为它们加油打气。这是一个讲述我们把抢走的自然栖地还给它们的故事。非常温馨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