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最近唯一一口气看完的电视剧。
因为太写实了!每一句话、每一个情景都是我们真实人生的缩影。
豆瓣评分8.6,秒杀绝大多数电视剧。当然,因为点评人数过少,分数虚高也有可能。这部剧无疑是近期杀出来的一匹大黑马——《荼蘼》。
泥萌不要看到杨丞琳的大名就想笑。她真的不是浸泡在台湾偶像剧的甜心水母头GIRL了。
当年“抗日战争才8年”的不当言论被大陆集体封杀,就一直停留在台湾发展。庆幸的是,杨丞琳比王心凌更早意识到玛丽苏偶像剧不是长久之计,杨丞琳很早就转型做“轻熟女”,不再接拍偶像剧。
挑男人的眼光也从外貌空王子变成实力派的李荣浩。
不得不承认,这些年杨丞琳发生了变化,无论是外形、演技、心智都成熟不少。
据说,这次杨丞琳为了接拍《荼蘼》推掉了内地1.2亿的傻白甜邀约。
拍完这部戏的杨丞琳直呼演戏演得好过瘾。
单身的、恋爱ing的、结婚的女性,都可以从这部剧看到过去的、当下的、未来的自己。这是一个平凡的故事,跟婆婆妈妈斗嘴皮子的狗血家庭剧不是一个Level。Drama到处有,撒狗血是一种方式,写实是另一种更服众的方式。
郑如薇(杨丞琳饰)和汤有彦( 顏毓麟饰)相识于一家商超,两个人捡到一个钱包,相约每天在商超等待失主出现……
带着这样的忠告一头扎进了爱情。
郑如薇在一家方便面公司上班,某天看到艺术总监穿着一身名牌优雅高贵地从办公室走过。
郑如薇羡慕不已,她一心想成为那样的女强人。
当她把她的想法告诉男朋友后,得到的回复却是:干吗要变成那样?我不会喜欢一个穿Prada的女魔,那种女强人我们男人哪敢娶?我就喜欢平凡的你。
其实已经看出两个人的价值观不在一个方向了……
郑如薇得到了从台湾到上海工作的机会,前提是考试过关。一心向往高处的郑如薇拉着只想留在台湾的男朋友一起去上海。(台剧终于承认上海比台北繁华了吗?)
不然在公司一直待下去的结局就是——
为了爱情,男朋友通过了上海著名建筑公司的面试,郑如薇考试却没通过,心灰意冷。
(这段话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男友说你不去我就不去,我只想拥有健康的生活。
因为上级和同事的好印象,公司最后还是给了郑如薇去上海的机会。
在和朋友告别的饭桌上,汤有彦才道出了当年的真相:那个让他们相遇的钱包是他故意丢的。
他早就盯上了郑如薇,自导自演了一场浪漫的偶遇。
汤有彦的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目的性和计划性,严格按计划表执行,30岁恋爱,35岁结婚。
就在两个人去机场的路上,汤有彦的爸爸出车祸了,必须住院治疗,近乎瘫痪。
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汤有彦陷入了困顿,没有一丝想去上海的念头。人生所有的计划表全部乱套。
此时的郑如薇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境地。
一方面舍不得男友,另一方面公司那边已经定好了去上海的机票,如果失去这次机会,恐怕一辈子再也没有更好的机会了。
公司前辈作为过来人,劝她不要为了别人牺牲太多。
(不知道这段又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
牺牲未必是一种成全。说的好好。
如果以现在的情形留在台湾,结婚生子。那么生活将是这般光景:一个人既要照顾小孩,还要照顾重病的公婆、还得做饭洗衣服做家务。头发乱蓬蓬、没有时间打理自己。
老公不体贴、婆婆嫌这嫌那,小孩生病一个人送去医院。
老公当着你的面,直勾勾地盯着更优雅女人的背影,吐出一句:跟你年轻的时候很像。
而自己已然一副被岁月摧残的黄脸婆模样。
此时你能说waht*f**k吗?路是他喵的自己选的!
当然,这不是那个想要“稍微不平凡”的郑如薇的人生。所以如薇到底会如何选择呢?
A:她去上海,他留在台湾。
B:她和他一起留在台湾照顾父母。
A计划意味着更多的机会,也是她想要的人生。
去了上海,她能遇见更好的人?
变成期待中一身名牌的女强人?
再见时,和当年那个留在台湾的男朋友天壤之别?
还是B计划?像张姐一样,因为婆婆血压飙高,老公把责任推诿给她,她不得不在上班时间送婆婆去医院……只能在同事面前抱怨,提醒一句:你以后不要像我?
留在台湾,只要生活过得不如意,那么“想当初我为了你放弃去上海……不然现在……”一定会成为就吵架中必提的一句。
当然,可能还会有意料之外的C计划,完完全全做一个家庭主妇。
无论选择哪个,要强的女主都不希望输给另一种人生。这个剧最神奇的是,两个计划在平行空间里同时运行。我们都在等待不同选择之后的结局。
所以现在可以解释片名《荼蘼》的意思了。这个片名非常有考究。一是《红楼梦》中有语:开到荼蘼花事了——荼蘼过后,春天便不再了。二是英文的谐音:two me(plan A /plan B)。
我们所有的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是不是经常会问自己:如果当初我选择了▁▁▁
这个空白处可能是:如果当年努力考取了清华;如果当初去了北京而不是留在三四线城市;如果当初没有跟TA分手;如果我选择了另外一个人结婚;如果当初放弃爱情选择事业……
那样的我,会不会比现在过得更好?我们都希望像剧中杨丞琳一直重复的一句台词:
然而现实是,你永远无法知道那个“如果”的结局。
目前才播了三集,每集90分钟。
我不知道剧情的走向和结局。
在A站看片子的时候,弹幕清一色厌恶B计划,每个人都倾向于A计划。
我觉得导演不会愚蠢到做这样的价值观引导——在公司奋力拼搏就比做一个顾家型主妇更好。
对个体来说,没有可比性。
每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一定是与他的能力相匹配的。
怕就怕,能力跟不上欲望,才会一直活在痛苦纠结里。
这位豆友@ unnanae 说得很好——
不管选择什么,都逃不开互相抱怨着生活,有多少人能够做到在一段感情里不去计较利益得失,心中那架天平早已失了衡,到头来人们还是只愿意相信自己所相信的。
生活在远处,近处的就不是生活。
片子能看到很多用心的细节。
考试前去拜菩萨。
原汁原味的台湾乡村。
临走前祭拜父母,投币显灵。
无论从细节还是从立意,我觉得《荼蘼》都是部难得的好剧。
最后,这部剧跟《我可能不会爱你》是同一个编剧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