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湖南一名2岁女童莉莉从18楼坠亡。据了解,女童本来和奶奶在一起,后与另两名小孩一起出现在电梯里。其中,一名5岁男孩按下18层,将莉莉独自留在电梯,且事发18楼护栏没有玻璃挡板,小女孩不幸失足坠楼。
根据监控显示,5岁男孩先是数次跳起。按下18楼的按钮,然后在电梯到达9楼,3个孩子走出电梯后,他再将2岁的莉莉抱回电梯,迅速按下关门键,让电梯把莉莉带到了护栏缺失的18楼。由于事发过程太过离奇,人们对于这起悲剧的关注点,都集中到了熊孩子身上。其实,过早地做出“恶作剧变悲剧”的论断,以偏概全地对熊孩子口诛笔伐一通,容易模糊焦点,带跑节奏,实不可取。
首先,就是监护人失责。3个幼小的孩子,在电梯这样具有危险可能性的设施中玩耍,身边竟然没有一个大人,这实在太匪夷所思了。监护人有没有尽到保障儿童安全的责任?
其次,楼道没有玻璃挡板,本身就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物业难辞其咎。
小女孩不幸坠亡,看似是一连串偶然造成的,却隐藏着极大的必然性。几乎每年夏天,我们都能看到,因家长监护不周,导致儿童溺水身亡的消息。这其中,必然也会谈到防护不力,安全措施不到位,孩子调皮,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但不管有多少偶然因素,归根结底,父母是儿童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一起起痛彻心扉的惨剧,一次次警醒我们:家长看好孩子,保护孩子,绝不仅仅是家庭责任,更是法律上应尽的义务。
如果因监护不力,对孩子造成危害,就应该依法追究监护人责任,才能真正让社会明确法理边界,保障儿童权益。
熊孩子是个网络热词,未成年人法律责任的认定,也一直存在争议。拿这些话题点说事儿,很容易激发网友共鸣,让事件传播得更广,议论更多。
但是就此事件而言,“熊孩子”真的不是重点。法律应强化监护人责任,促使其切实履行监护义务,为孩子的安全健康负责。另外,相关责任方也应该尽快地堵住住宅区、公共场所的安全漏洞。正视自身的责任,消除不幸的“巧合”,才能为孩子安全保驾护航。
声音:
网友“ABOUT”:18楼没有屏障阻隔,物业肯定有责任,孩子的奶奶干吗去了?
网友“张亮”:两个孩子的家长呢?2岁和5岁,同属幼童,都需要人看护。出了事请别总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