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影节“一带一路”单元展映 注重多元化与本土性

2017年06月25日编辑: baoling
“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小语种国家,也少有传统的电影大国,这些国家的电影作品和风土人情是大部分国内观众并不熟悉,更不是上海电影节抢票的热门,但对于电影节的策展人吴觉人来说,“一带一路”展映单元却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单元,沿线国家的作品总能给他带了新奇和惊喜。

上海电影节从前年首办“丝绸之路”影展单元,到去年将“一带一路”作为国际展映板块的常设单元,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影视、文化上的交流就越发密切。

今年上海电影节的开幕紧随着5月在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海又是“一带一路”的“桥头堡”,推动“一带一路”人文交流毫无疑问是电影节的一大使命。上海电影节即将落下帷幕,回顾本届电影节,“一带一路”元素贯穿电影节始终,从官方到民间的文化交流全方位铺开,可以说推进“一带一路”人文交流的一系列活动成就了本届上海电影节的最大亮点。

6月17日上海电影节开幕当天,明星还没有走上红毯,中国与塞尔维亚的首部合拍电影《萨瓦流淌的方向》就完成了签约仪式。

《萨瓦流淌的方向》由和塞尔维亚颇有缘分的上海著名作家陈丹燕执导,希望通过她的视角,呈现出这个曾经炮火连天的国家,人民仍旧豁达乐观,文化仍旧活跃,对精神生活依旧热爱的状态。

当年,陈丹燕被塞尔维亚作家帕维奇的小说《哈扎尔辞典》所吸引,多次踏上塞尔维亚的土地,并在国内出版了以塞尔维亚为主题的旅游文学书《捕梦之乡——<哈扎尔辞典>地理阅读》,这使得她于2016年11月被塞尔维亚旅游局授予塞尔维亚旅游形象大使的称号。

该纪录片获得了上海和塞尔维亚政府的高度支持,希望通过陈丹燕女士的这部合拍片,让中国观众也会对塞尔维亚的文化、艺术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认识。

紧接着,来自埃及、爱沙尼亚、希腊、匈牙利、印度、印度尼西亚、爱尔兰、哈萨克斯坦斯坦、拉脱维亚、立陶宛、荷兰、菲律宾、乌克兰等13个国家的电影节及电影机构代表,与中国上海国际电影节签署了“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备忘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在签约仪式上致辞,他强调:“电影文化交流能够极大地促进沿线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彼此合作,希望电影人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电影合拍、电影展映、电影节交流等方面的交流和合作。以电影为文化纽带,延续丝路文化传统,促进世界电影多样文化、多样文明的融合与发展。

“一带一路”电影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备忘录中所涉及的合作包含:以电影节为载体,增进各国之间文化艺术的交流和对人文风俗的了解和传播;以电影节为平台,加强各国电影人之间的跨国交流和学习;各国之间电影制作和发行的交流与合作以及各国之间电影教育和电影评论的跨国交流;推进举办各国电影在他国电影节或电影机构的展映等活动。

因为电影是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中国一直很注重和各国在电影上展开合作,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就与塔林黑夜电影节、孟买电影节、开罗电影节等A类国际电影节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萨瓦流淌的方向》的合拍是中国在塞尔维亚举行电影展时促成的,张宏森表示接下来中国电影合作的国家会越来越多,“这也是中国电影发展到现在这个阶段的必然”。

6月20日举行的“一带一路”电影文化圆桌论坛上,来自匈牙利、希腊、拉脱维亚、埃及、立陶宛、哈萨克斯坦斯坦、印度、阿联酋、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波兰等国家国家电影节主席和电影机构负责人聚焦各国电影产业发展现状,分享各自的电影节办节经验、观众培养策略与市场推广机制,绘制互联互通的新蓝图。

各国都认同电影节对于观众的培养和对于本国电影的推广作用。目前,这些嘉宾所在的国家的,有不少电影人和机构正在与中国同行展开合作,比如互相设立电影展示周、合拍电影等等,相信未来各国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能够进一步深化合作、互联互通。

本届上海电影节还在电影市场设立“一带一路”主题馆,举办为期2天的“一带一路”国别文化推广、与中国同行的一对一交流等活动。

投资人可能忙碌于论坛、电影市场,但对于普通观众来说,主要还是通过银幕集中了解沿线国家的电影风景,领略各国具有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和人文内涵。

“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大部分是小语种国家,也少有传统的电影大国,这些国家的电影作品和风土人情是大部分国内观众并不熟悉,更不是上海电影节抢票的热门,但对于电影节的策展人吴觉人来说,“一带一路”展映单元却是他最喜欢的一个单元,沿线国家的作品总能给他带了新奇和惊喜。

据统计,本届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06个国家的2528部影片,其中,1016部影片来自“一带一路”沿线47个国家的电影人和电影机构,数量超过历年。经过吴觉人的挑选,有的优秀影片已入选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参赛片,有的入围亚洲新人奖竞赛单元,有的编入各大展映单元和观众见面,最终有15部影片进入“一带一路”单元。

吴觉人向界面娱乐记者介绍了“一带一路”单元的选片思路,首先是本土性。“它和多元视角不一样,多元视角会兼顾在各个方面,但这个单元会找最为独特,最具有常识性,或者是最具本土、当地概念的片子。”

吴觉人说“很多作品里的议题,或者是极具当地特色的,或者是扎根在这些国家、民族历史和社会现实中的,但是他们用的很多表现方式其实非常有独创性。”

阿富汗电影《依依惜别》讲述了两个相爱的阿富汗年轻人因为国家战乱和部族的冲突而分开,再次相遇之后男孩宁愿带着女孩以非法移民的身份驻留在欧洲也不愿留在阿富汗过着时刻担心因种族和部落原因被杀害的生活。

《依依惜别》

再有是独特性,尤其是影片艺术表现手法方面的独特。比如本单元中的一部菲律宾作品《拯救萨莉》,是一部采用了动画和真人结合的方式拍摄的一部小清新电影,但又不像当年好莱坞的《谁陷害了兔子罗杰》。从“一带一路”国家申报的影片中,吴觉人经常可以看到各国艺术家的大胆尝试。

《拯救萨莉》

除此之外,吴觉人还会挑选一些可以打破大家固有印象的电影。比如伊朗电影,吴觉人说:“伊朗电影一般我们印象当中的无非就是阿巴斯传统,或者就是《一次别离》之后絮絮叨叨的家庭伦理剧,他们家庭伦理剧的确是拍的很厉害,但每年我们这个一带一路都会挑一些跟这些完全不一样的伊朗片。”

今年入选的两部伊朗电影中,其中一部《模拟》全部都是在绿幕前完成的,是一部颇具实验性质的作品。

《模拟》

在吴觉人看来,这些没有试图去仿照好莱坞商业片或者欧洲艺术片的作品才是最值得介绍给影迷的。“尽管有的电影工业水准上不够达标、或者表演很生硬,但一直以来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生命力、创造力,它不一定符合欧美的规则,会有些偏差,但这些偏差才是最有趣的,才是我觉得这些电影最有生命力的点。”

从“丝绸之路”单元算起,“一带一路”展映在上海电影节已经进行了三年,吴觉人发现,每年都会有一些国家的电影突然爆发,比如今年是菲律宾片很强,还会有些完全意想不到的国家也贡献了值得推荐的作品,比如不丹、孟加拉、斯里兰卡等。

梁朝伟、周迅出演的不丹电影《嘿玛 嘿玛》

虽然从来不在热门片单的行列,但“一带一路”单元的观影人次每年都在上升。吴觉人认为,这和电影节越来越多有关,大看片的渠道越来越多,已经不再饥渴的执着于那些知名的影片,开始关注“可能错过这次也不知道去哪看得到的片子”。

可以说,“一带一路”展映单元的影片是从百花丛中挑选出的奇葩,它们自成一派、各自精彩,表现了一带一路国家的风土人情和蓬勃的艺术生命力。观众不妨明年再自己的片单上增加几部该单元的电影,迎接一场惊奇的际遇。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上海电影节完美落幕 中国电影促进“一带一路”文化交流 导演张倬语出席上海电影节 代表中国新生代电影人谈匠心 《分贝人生》成亚洲新人奖最大赢家 王小帅夸赞新锐导演有创作力 王泷正亮相亚洲新人奖红毯 现实题材电影《死党》受关注 《二次初恋》亮相上海电影节闭幕式 新锐导演戴玮夸赞朱茵敬业 上海电影节光影筑梦 回顾往届电影节展望未来 第20届上海电影节闭幕 众星亮相上影节闭幕式红毯 2017上海电影节获奖名单 黄渤荣获上影节金爵奖影帝 上海电影节资深影评人探讨文学改编影视作品 是毁灭还是重生 上海电影节王长田分析投融资环境趋紧 给影视公司的三点忠告 上海电影节亚洲新人奖获奖名单 《分贝人生》成最大赢家 上海电影节电影频道传媒关注单元奖揭晓 79岁祝希娟获特别荣誉奖 青年电影人探讨如何走向国际 被看到才有可能演到好角色 上海国际电影节第四天 谁来奇支招拍好中国电影 上海电影节献礼之作《光影筑梦》 纪录片致敬中国电影人初心 《引爆者》闭幕上海电影节 金爵奖影帝段奕宏变身孤胆英雄 上海电影节戏曲电影展映片单 京剧电影《穆桂英挂帅》入围 上海电影节“聚焦加拿大”片单揭晓 纪录片《最后的呼吸》入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