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将军出征!(憋笑)
由于长得太帅,布拉德·皮特作为一个喜剧演员并没有没有得到足够的赞誉。他的喜剧天赋在很多片中都有淋漓尽致的展现,包括伊桑·科恩和乔尔·科恩的《阅后即焚》、2015年颁奖季大热《大空头》,甚至在着名的《搏击俱乐部》以及史蒂文·索德伯格的“罗汉”系列里的表演也有展现。
在与《动物王国》导演大卫·米肖德合作的新片《战争机器》中,皮特再一次展现了他的喜剧天赋和对喜剧角色独到的理解和诠释。布拉德·彼特饰演北约阿富汗战役中所向披靡的上将,片中皮特奉献了可与《阅后即焚》相提并论的精彩表演--虽然两部影片的主题和基调非常不同。
《战争机器》改编自已故记者迈克尔·哈斯汀斯的畅销书《操纵者:阿富汗战争的可怕内幕》,影片将以黑色幽默的形式聚焦美国军工联合体。原着中的核心人物为以美国前任驻阿富汗美军最高指挥官斯坦利·麦克里斯特尔为原型的四星上将。
他麾下部队曾经活捉萨达姆,推翻塔利班政权曾当选《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他任职期间,美军屡次发生虐囚事件,最后因为不当言论引咎辞职。
《战争机器》剧照(这张肿么有点乔治克鲁尼的赶脚)
影片中布拉德·皮特饰演的上将名字改成了格伦·麦克马洪,但故事都是基于事实改编的。片中他是一个态度傲慢强硬又不失幽默的将军,被派遣到阿富汗执行复杂的军事任务。
在阿富汗,遇到各种棘手的的问题,不仅要负责军中事宜,还要讨好阿富汗总统(本·金斯利饰),和阿富汗群众打成一片。他是当代战争中最为两极化的人物:他有着无懈可击的战绩,极具个人魅力,在北约的阿富汗战役中尤如战神般所向披靡。然而一位记者毫不留情的报道却将他打入事业低谷。
尽管表面上看来这是一个非常美国的故事,似乎无法引起其他国家观众的共鸣,但实际上影片通过这位美国上将的故事表现了现代战争的荒诞、繁琐与疯狂。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应该通过武力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另一个独立的国家。
导演米肖德来自澳大利亚,他的超然客观的态度使得他在处理这个美国故事的时候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手法。片中米肖德用了大量滑稽古怪的旁白,来展现故事的荒谬。同时,作曲家Nick Cave和Warren Ellis创作的配乐也为电影增色不少。
《战争机器》剧照
沙哑低沉而短促的中西部口音、笔直僵硬的跑步姿势、亦庄亦谐的眼神...皮特在影片中的表演呈现出一种尴尬刻意的艺术之美。他深刻表现了麦克马洪上将这个角色身上的社交不适感。
这种表演可并非毫不费力,皮特的表演甚至看起来有些刻意,但这正是这种刻意展现了麦克马洪上将的愚蠢和荒谬:他沉浸在战事中无法自拔,他做的其他任何事情都是如此的刻意和僵硬—就像机器一样。
影片中有一场戏很能说明角色的这种状态: 麦克马洪在中转途中妻子珍妮(梅格·提利饰)在巴黎短暂相聚,本应互(干)诉(柴)衷(烈)肠(火)却相对无言。海外征战多年,导致麦克马洪将军甚至在自己的妻子身边也显得很不自在。
影片《战争机器》讽刺了那些站在道德高地上夸夸其谈,狂妄自大的人。讽刺的对象当然是美国,但是影片所展现出的思想与世界上所有的政府和领导人都是相关的—尤其是在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相互依存的现代社会。
其他外媒评价:
《战争机器》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没有保持一个稳定的基调,但是影片中高潮迭起的战争画面震撼人心。 — Hollywood Reporter
《战争机器》最令人沮丧的一点在于,你能看出影片想要传达的讽刺意味,但是不幸的是在电影中始终没有做到。 — The Wrap
《战争机器》如果说是一部讽刺作品不够有趣,说是政治片又不够现实, 说是战争片又不够火爆。 — Guardian
《战争机器》中所讲述的故事并不是什么新的事物,但是影片叙事的方式深深打动人心。 — Play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