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摔跤吧!爸爸》海报
5月10日,《摔跤吧!爸爸》上映第六天,凭借着好口碑这部印度电影实现逆袭,超过《银河护卫队2》,成为单日票房冠军。
5月11日,该片在全国的排片占比升至约21%,《银河护卫队2》降至约30%。要知道,5月5日上映首日,《摔跤吧!爸爸》的排片占比是13%,《银河护卫队2》是44%。
大势不可逆。此前媒体曝光的因华谊而“封杀”《摔跤吧!爸爸》的万达院线,给这个电影的排片占比也从首日的不到3%增加到了5月11日的10%,相对幅度不小。
那么,是因当初万达真的不看好《摔跤吧!爸爸》,给了低排片?还是它继续在“打压”华谊发行的电影?如今看来是外界误解了万达?还是“有钱不赚是傻子”的商业规则让万达院线旗下的影城按捺不住不得不给《摔跤吧!爸爸》排片?
虽然排片量有所增加,但还依然是全国院线最低
5月10日,《摔跤吧!爸爸》在全国的上座率是16.8%,《银河护卫队2》是6.1%。《拆弹专家》、《速度与激情8》、《记忆大师》、《喜欢你》、《春娇救志明》都在7%-8%之间。
按商业规则,决定一部电影排片量多少的最主要因素就是上座率。
所以,全国30家主流院线中,除了北京红鲤鱼排片12.46%和吉林吉影排片15%,《摔跤吧!爸爸》在其他所有院线的排片占比都在20%上下,最高的如浙江横店、四川太平洋,近28%,最低的如上海大光明、辽宁北方,也有近18%。
唯独万达院线一家,给的排片量只有7.74%,而《摔跤吧!爸爸》在万达院线的上座率高达26.74%,比除了吉林吉影(29.92%)之外所有院线及全国平均都高出很多。
北京红鲤鱼和吉林吉影因为旗下影院主要是在小城市,而《摔跤吧!爸爸》在小城市的上座率要低于大城市,一二三四线城市上座率是依次递减的,所以较低的排片量可以理解。但是万达的影院基本都分布在一二线大城市,为什么如此不待见《摔跤吧!爸爸》呢?
万达院线票房分账损失预估700多万
万达是全国第一大院线,旗下有超过355家影院,产出票房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34%(按去年全年计算),遥遥领先。截止5月10日,《摔跤吧!爸爸》1.6亿票房,如果按平均正常状况算,万达应该贡献2134万,但实际的情况是,该片在万达院线的票房只有702万。
影院的收入,其中最大的部分是票房分账。一部电影的票房,扣除掉5%电影专项基金和3.3%税费后,影院要分走剩余票房的57%。如果按理论值算,万达在《摔跤吧!爸爸》前六天就少收了1432万票房,净分账少了748万。
这可是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和业绩数字啊。
为啥北京的万达影城最无视《爸爸》?
万达院线的排片据说是院线统一标准,影院按此执行,当然,在上限和下限之间,影院经理也有自主权。影院经理要为影院的业绩负责,所以,在统一中也是有差异和竞争。
给《摔跤吧!爸爸》增加排片,万达的影院每家做法不一,上海、广州等城市的万达影城,5月11日就普遍给这部片的排片量比较多,时间分配也比较均匀,冷门场次、黄金场都有。而北京的万达影城,多数只给了这部片上午和晚上的冷门场次。
比如万达影城通州店,中午之后只看到凌晨00:00的一场,5月12日预排映也只是开了两场VIP厅,票价高达136元。而离万达不远的博纳影城通州店,中午后还有连续的六场。同一区域两个影城明明应该是在热门影片上竞争客源,万达为什么要选择放弃?
类似做法的还有万达天通苑店、万达槐房店、万达CBD店等。
袒爱自家片,打压“敌家”片?
这段时间,万达自家出品的《记忆大师》也在上映,待遇就完全不同。
《记忆大师》4月28日首映,同期还有《拆弹专家》、《春娇救志明》、《喜欢你》三部新片,以及《速度与激情8》、《蓝精灵:寻找神秘村》两部老片。
万达院线给《记忆大师》的首日排片量高达38%,而其他院线都在18%-25%,最高的浙江横店是28%。平均下来,《记忆大师》在全国院线平均排片占比25.56%。
至5月10日《记忆大师》上映13天,上座率7%,在同期电影中并不高,全国排片量占比6.6%。万达院线仍给了这部片近11%的排片量,比其他院线高出很多。
就历史来看,万达从来都没有对自家参与出品的电影“手软”过,排片量总是比其他院线多。而华谊的电影,从《摇滚藏獒》到《我不是潘金莲》、《罗曼蒂克消亡史》再到这部《摔跤吧!爸爸》,都没在万达的院线得到过好的待遇。
《我不是潘金莲》上映时冯小刚捅破了窗户纸,王思聪回击,表达了对华谊挖角其前影业负责人叶宁的不满。冯小刚还爆料,华谊王中军曾想找王健林道歉,但是对方没理会。如今看来,这“敌对”的关系似乎还没有得到和解。
得影院者得天下,华谊在快速补短板?
去年,华谊针对下游市场有两个大动作,一是入股了全国第二大院线广东大地,持股4.55%。另一是由曾在万达时组建过发行联盟五洲发行(万达、大地、广州金逸、横店院线组成)的叶宁组建了新的发行联盟华影天下,合作方包括华谊、上影、大地、微影,微影是四大网上售票平台之一,大地和上影旗下拥有全国第二、第三大院线。
华影天下发行联盟片单,包括冯小刚的《芳华》。
华谊自家也有影院,但是相比起来数量极少,成不了气候,而现在全国影院市场正趋向饱和,再度介入新建看起来有些晚了,从入股及收购下手,看似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一个电影公司,或者说娱乐公司,最大的竞争力,一是制作能力,也就是能不能拍出来卖座片,另一个是发行能力,即能不能把自家的电影卖好,以及再帮着卖别人的电影,从中赚发行费,也赚投资机会。
任何行业,越到成熟,都越是资源集中,几个巨头掌握80%以上的市场资源,垄断和排挤难免出现。好莱坞曾经是八大公司主宰市场,那时候,这些公司也像现在的中国电影公司一样,制片、发行、影院,全产业链铺,但是后来 “反垄断”,影院业务被判剥离。
不夸张地说,中国当下的状况有点得影院者得天下的意思,公平的市场竞争几乎不存在。所以,在每天上映的新片数量越来越多的当下及未来,电影公司要想立足,要么拍出的作品质量够硬,让影院不排片就损失惨重,要么,直接或间接地拥有影院,在水准差不多的竞争影片中,至少能以排片量取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