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春天,第一次见到徐皓峰,对他的一句话印象深刻。他说古龙的世界,就是系统坏了之后,行为过激的好人,和开始思考自己命运的坏人。
4月27日夜,导演徐浩峰在微博发文,表示要放弃新片《刀背藏身》的署名权,并且声称将在其公映之后臭骂这部电影,而这都是为了保护它。
不知这是否算徐皓峰身为导演的一种“行为过激”呢?
徐浩峰此前作品《师父》和《箭士柳白猿》在内地公映,曾引起不小的反响。无论喜欢与否,观众和评论界对于徐浩峰电影“独特”的武侠气质,还是较为认可。
如今自编自导的新作还未上映,就出现了导演“自弃”的情况,不能不引发外界关注。
电影《刀背藏身》由阔别7年的保利影业出品,改编自徐浩峰的同名小说。据片方自己介绍,这部电影投资8000多万,预期票房3个亿。而《师父》和《箭士柳白猿》票房相加,只不过5814万。
也就是说,《刀背藏身》的预期票房是徐皓峰前两部作品相加的6倍之多。
4月28日下午,《刀背藏身》片方通过官方微博正式进行回应,片方称:“我们会和导演一起努力,尊重艺术,为大家呈现一部极具徐氏风格的优秀作品。”
虽然双方有了扭转尴尬的契机,但电影未上映导演就亲自手撕到门前,这部电影的命运恐怕很难一帆风顺。
“恨它”即爱它
导演对于影片,表现极端的爱总结起来可能有三种方式:炒作它即爱它;曝光它即爱它;骂它即爱它。
第一种是急于寻求市场认可的急迫,第二种是对于出现在市场的渴望,而第三种则过于复杂。对于徐浩峰而言,“骂它”是在纠结其将如何出现在市场的挣扎。
而在中国,一个绝对是导演中心制的电影国家,第三种情况相当罕见。在徐浩峰之前,硬糖君印象中,似乎从没有一个主流导演选择以这样的方式来“爱护”自己的影片。
在因迅速膨胀而光怪陆离的国内电影市场,有撕对手的,有撕发行的,有撕院线的,也有撕观众的,但极少有撕公司的。毕竟一部电影虽然是导演艺术的结晶,但也是公司续命的“饭碗”,出品方和导演相比,对影片的爱又会少到哪去?
徐浩峰表示将会放弃该片的导演署名,“并且在电影公映后,臭骂这部电影,就是保护这部电影”。乍一听,是导演处于绝对弱势的一种自我保护。但细体味,双方其实还存在诸多的博弈和对抗。
《刀背藏身》虽然集结了许晴、春夏等明星参演,但并非市场主流的一线。和《一代宗师》等武侠电影相比,《刀背藏身》的票房号召力远远不足,想要达到保利影业3亿的目标绝非易事。
思来想去,这部电影最大卖点就是徐浩峰的原著小说以及徐浩峰的电影口碑。而从电影本身来看,无论是题材、风格还是主演,都在市场中处于绝对劣势。如果最大的“招牌”徐皓峰再选择退出,那么《刀背藏身》还有多少攻破3亿票房的胜算?
从徐浩峰的话中不难推断,目前的问题是出品方和导演对于电影的剪辑风格产生分歧。虽然导演和出品方都希望电影可以得到更多的认可,但是在认可的方式上产生了矛盾。
对于徐浩峰而言,这种认可是风格的认可,是对“硬派武侠”和“纪实新武侠”的认可;而对于保利影业而言,这种认可是市场的认可,是对大众审美的认可。
徐浩峰的“恨”,是恨在出品方企图剥夺一个作者导演的创作自由。虽然如今的方式有些“罗曼蒂克”,但如果一个作者导演没有了自己的风格,就如同剥夺了他艺术创作的“尊严”。
一身侠气的徐浩峰能忍么?
徐式武侠的“快”招惹了谁
既然《刀背藏身》已经杀青,那么双方的矛盾中心就在于后期剪辑。
徐浩峰不仅是导演、编剧、小说家,也是北京电影学院的老师。在学校,他本身就开了一门《视听语言》的课,教的内容绝对离不开剪辑。
无论是《师父》还是《箭士柳白猿》,都获得了台湾金马影展的最佳动作设计奖。而两部电影给观众最大的感受在于独特的风格。
徐浩峰电影的特点,一是“短、平、快”的动作风格。这是呈现出来的风格,而这种风格所依靠的就是反类型、反传统的剪辑。
《师父》和《箭士柳白猿》之所以能以那样的方式呈现给观众,背后绝少不了徐浩峰在剪辑上的亲自上阵。
在如今用特效、替身可以代替一切的重工业时代,用肉搏和动作来构建影片的徐浩峰绝对是“非主流”,而这恰恰是他的独特。
徐浩峰电影动作风格最大特点是充分保持动作的完整性,但极大省略电影叙事的铺垫。在徐浩峰电影中,往往呈现给观众的是省去了“拿刀”过程的对打,这其实有悖于观众正常的观影习惯,
当《师父》出现的时候,观众对于这样的剪辑风格是惊艳,因为这样的方式在如今的市场太过于罕见。这种三招两式的打斗便可胜负欲决,让观众感到清爽。
虽然有业内人士盛赞徐浩峰开启了中国武侠电影的新模式,但对于徐浩峰这种高度省略的电影剪辑的批评之声,也一直存在。尤其作为一部院线电影,这样反传统的美学风格实在不够大众。
徐浩峰在《刀背藏身》中自然希望延续这种“化武为舞”的剪辑风格。但是保利影业阔别内容制作7年,将这部电影定位于3亿体量级的动作电影,难免对这种反常态的电影剪辑产生不满。如此一来,双方矛盾无法避免,这是艺术和商业必然的博弈。
徐浩峰第一部在内地公映的《师父》,是 2015 年口碑最好的电影之一,豆瓣电影评分 8.1分。但是在拥有廖凡、蒋雯丽、宋佳这样明星阵容的情况下,只取得了5481.6万的票房。
《师父》的大火,让比这部电影更早的《箭士柳白猿》也得以上线。然而这部没有明星,风格化也更明显的徐皓峰作品,最终只取得332.4万的总成绩。
如果保利影业希望自己的“回归之作”能在电影市场上闹出动静,一定要在徐浩峰这个艺术招牌和市场接受度上进行平衡。但很显然,徐浩峰接受不了这种平衡。
努力造“闭环”的保利
在第七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电影期间,保利影业完成了对星星文化100%股份收购。据悉,星星文化旗下有已开业影城21家,在建影城4家,及已签约未开业影城12家。本次对星星文化的并购整合,是保利影业在影院终端建设战略布局上的重大举措,也是院线集中资源的一个重要标志。
同一天,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保利影业和导演徐浩峰签约。而如今“七天之痒”就已经出现。
保利影业“拥抱”徐浩峰其实很简单。“拥抱”中国为数不多的、在电影风格上有明确个人标签的作者导演,是其回归内容制作上游最便捷的方式。
为什么一直强调保利影业是回归?其实早在2003年,博纳文化携手保利集团正式成立保利博纳电影发行有限公司。随后开始成立制片部门,涉足电影投资与制作。《美人草》、《姨妈的后现代生活》、《再说一次我爱你》等影片都在这一时间段产生。
2005年,保利博纳被海外电影产业杂志《国际银幕》誉为“中国的米拉麦克斯”,之后投资了《伤城》、《门徒》、《投名状》、《长江七号》等20多部影片。但随着博纳2009年在美国上市,保利集团也逐渐退出了博纳。
而从2005年开始,保利文化就已经开始布局院线投资业务。和博纳分手后,保利一直紧抓电影院线建设。如今保利影业直营的影城大概是80家左右。根据其官方说法,保利希望未来达到200家左右的规模,占到市场4%到5%的市场份额。
通过在电影终端充分布局,之后逐渐回归内容制作,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电影公司,保利的做法,也符合目前中国电影市场的主流趋势。
此前,保利影业相关负责人在接收采访时,谈及投资《刀背藏身》的目的,就是希望在电影市场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而除了《刀背藏身》,保利今年还投资了《鲛珠传》、《机器之血》等电影。
从万达就可以看出,这种依托强大院线资源反攻内容制作的策略是多么奏效。只是如今,电影还未接收检验,合作双方就已撕破脸,也是始料未及。
对于一个作者导演,破坏其风格自然要“恨”,因为无论这种风格是否得到市场认可,这就是他自己的风格。
与其说因为剪辑权,导演和出品方之间博弈,不如说是艺术和商业的博弈,主流和非主流的博弈,买家和卖家的博弈。硬糖君只希望,电影本身不要成为最大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