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一集的《人民的名义》最高收视已经破7了,而且CSM52城市网平均收视也超过了《武媚娘传奇》,创下十年里国产剧的最高纪录,按照目前的态势大结局应该还会持续上涨。这部剧收视率能这么高,一方面是因为该剧尺度之大让观众看到了没看过的一面,另一方面也因为全剧环环相扣又内涵十足的各种知识点。无论是赵局长读的书还是郑西坡写的诗,就连主角随随便便说的一句话也是饱含深意,真的是厉害了!
纵观全剧,多段台词和剧情引经据典,文化气息相当浓厚,比如侯亮平介绍给赵东来研究祁同伟的书《天局》,就是上世纪80年代知名作家矫健的作品,其中的“胜天半子”故事相当精彩,书中人物“混沌”有着宁可拼掉性命也要与命运一搏的顽强性格,也是剧中祁同伟的真实写照。
而除了这本书外,赵东来在追求陆亦可时在读书会上念的一首诗,其实是出自法国19世纪诗人阿尔弗雷德·德·缪塞的诗作《雏菊》。这首诗诉说了作者对恋人一厢情愿的爱恋,与剧中赵东来对陆亦可单相思、陆亦可对赵东来冷漠视之的情景很贴切。
赵东来与陆亦可参加完读书会后,返回的路上继续聊读书,陆亦可提到了一档被停播的《读书时间》的读书节目,赵东来直接表示这种没收视率不赚钱的节目没电视台愿意做,最后总结“收视率是万恶之源。”光从这句话不难发现,是对一些电视台唯收视率论的讽刺。不过,如今《人民的名义》最高收视率已经破7,也是有些搞笑了。
另外,说到诗就不得不提到剧中的“大诗人”郑西坡了,他在沙瑞金到大风厂视察时当场念了这么一首,记得当时这集播出时,弹幕上都在吐槽郑西坡写的狗屁不通,但这首诗其实是采用了诗人丁可的作品,而且郑西坡“当代杜甫”的称号也是编剧周梅森读完这首诗后的灵感,表达了自己对该诗人才情的欣赏。
在有关大风厂的事故中,黄毛郑胜利是出镜次数相当多的,这也激起了众多观众的反感。其中,有一场他组织大风厂员工拍培训学校视频,为了让大家相信将自己的身份变成了大导演。剧中有员工质疑郑胜利没拍过电影,另一员工解释他拍过电影《相对权力》,还说编剧叫周梅梅。很明显,这是《人民的名义》编剧周梅森在自黑,因为他曾写过反腐题材小说《绝对权力》,在2003年被拍成电视剧播出。
作为剧中主角,侯亮平的剧情也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比如他两次到山水庄园吃饭时与祁同伟和高小琴唱的《智斗》,就是八大样板戏之一《沙家浜》中最有名的唱段,讲的是我党地下工作者阿庆嫂与日伪军胡司令、刁德一巧妙周旋,掩护伤员的故事。其中刁德一的:“这个女人不寻常”,阿庆嫂的“他们到底姓蒋还是汪”最为经典,这也是剧中人物用来猜测所述之人是敌是友。
在最新的剧情中,“望北楼”和镜鉴周刊记者出镜率很高,这一个是赵瑞龙与高小琴的避难所,另一个则是贩卖各种消息的情报贩子。而这个“三季酒店”的豪华酒店是剧中是许多官员和商人的避难所,据说这折射的是香港岛中环金融街8号大名鼎鼎的四季酒店。而《镜鉴周刊》很容易让人想到关注内地政坛的香港媒体《明镜月刊》或德国媒体《明镜周刊》,这会出现在剧中也是尺度之大的体现。
《人民的名义》开播之初,不少网友都被表情丰富的“达康书记”给迷住,但最近镜头更多是“老狐狸”“高育良”,这位昔日汉东大学政法系教授,通晓的各种历史人物和事迹不少。其中,他就曾提到过万历十五年、海瑞、商鞅、伯仁等知名历史事迹和人物,影射的内容相当丰富。
这部剧现在播出到第45集,其中还有相当多有内涵的台词和段子出现,比如高育良就曾说过一句“好声音改变不了中国”,这句话是不是第一次听到就会瞬间想到浙江卫视前几年播出的《中国好声音》,突然觉得也有点讽刺啊,不少网友也是被这句话给笑到了。
其实,剧中还有很多各种花式段子及历史典故,一时半会也说不完,大家在追剧的时候慢慢体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