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往的生活》海报
《向往的生活》实现了中国式慢综艺的所有期待,这是事实。比起过家家类的节目,它多了几分执着与认真。比起生存类的节目,它少了很多紧张感。可以说它展示了一种生活方式,一种可以选择的生活方式。研究过综艺节目的,应该知道我在说什么。
用圈内人的话讲,该节目算是“《三时三餐》+《拜托了玉米地》”。怎么解释?就是在荒郊野外吃喝玩乐嘛!且等,先别急着开心!细心的网友应该能看到第七期中出现了皑皑白雪,这可不是什么好事——从秋天拍到冬天,对于固定地点的户外节目来说,挑战很大。
下面从实际层面聊聊这档节目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见的解决方案。
环境变了
固定地点的户外节目,最讲究的一点便是——慢慢变化的环境,能不断满足不同人的需求,给观众以新鲜感。这种“藏宝图”式的预设,是“蘑菇屋”及其周边与三个大男人之间发生关系的主要逻辑。追求的,是人与环境在时空中的化学反应。
可惜,这种美好的化学反应,只能坚持六期。因为一些杂七杂八的因素,导致节目的再次录制只能在冬天进行。正如各位所见,第七期就变了。
地窖里都是吃的
外面刚下完雪,户外行动很折磨人,北京郊区的屋内冷得不行,玉米地已经光秃秃了,还好几只活物依旧生龙活虎。怎么办?花500块买了个炉子,赶紧屋内生火。节目组已经帮忙掰了玉米,否则坏地里就浪费了。大白菜放大棚里,胡萝卜、土豆等都放地窖,很典型的北方过冬标配。
可是,老百姓过日子还可以,但要做成节目还不够,毕竟很难出戏。前面几期都可以随手摘菜,渴了来个瓜,想表现了就去掰玉米,观众期待值摆在那儿了,到了冬天,录制也别一下子落差太大。
面对环境的恶劣,节目组把戏份主要放在人上
怎么办?与天斗、与地斗,还不如与人斗。环境的不足,用人物之间的冲突来弥补。于是,我们就看到了Angelababy给大华打电话,以此来增加剧情的可看性;董子健低调“闯入”,一个预设好的“努力先生”,有事没事都要表现得很卖力,与爱撩妹的大华形成强烈反差。
董子健“闯入”卖苦力,黄磊何炅调侃称要用他换掉大华
黄磊与何炅要替换大华的言论一出,无异于火上浇油,四个男人的套路一下子就吊起了观众的胃口,人物关系链活起来了。眼看差不多了,接着就把谢依霖、陈都灵请来做客,让她们搭配大华、董子健出去买菜。之后遇到很抠门的老板娘,来了一条移动的关系链。出戏的老板娘在微博上被骂得很惨,是意料之中的事。看到这儿,是不是觉得这操作很熟悉?对,就是《我们15个》探过的路。
我还有一点担心:基于目前寒冷的天气,如果不多引导户外活动的话,只是全部在室内活动,这可见的戏份还是有限的。节目还没有拍完,可能是在等春天吧?
嘉宾有点冷门
惠若琪、丁霞、袁心玥、李解、杨冬、王晴、陈都灵……这些嘉宾,如果从收视率角度来判断的话,只能算是勉强。当然,节目组有何炅、黄磊镇场,外加湖南卫视观众层的稳定,“穿插式请人”的策略还是敢执行的。
黄磊说,这个节目的三个主咖是一家子。“神算子”自称一家之主,会煮饭,大事能拿主意。何炅被称为“孩儿他妈”,不只会洗碗,还把节目的真空处照顾得很到位。刘宪华的重要性,可以重点说说。
大华撩妹,成为节目一景
节目里来了个董子健,就想替换掉大华?怎么可能。刘宪华自带的“撩”,在节目里其实是“润滑剂”。撩黄磊何炅、撩男嘉宾、撩女嘉宾、撩路人、撩动物……特别是撩失败后的画面,非常搞笑。这种人设的存在,比起只会干活做苦力的董子健来说,更适合节目需要。毕竟,节目拍的是生活,不是生存。
刘宪华承担了节目不少笑点
从目前几期节目中请到的嘉宾来看,有些嘉宾与三位主咖的人物是有关联的。比如宋丹丹与黄磊、何炅、大华都是朋友;海清是黄磊的学生;王中磊除了是黄磊老友外,还面试过大华……这些关系,是能诞生出主题的。
至于请了一些生僻、综艺感一般的嘉宾,从中可以看出节目组的先锋意识。勇于培养新人的行为,还是值得尊敬的。节目在演,挑“货”的在看:嗯,这个可以再开发,这个就这样了。
最后,说一千道一万,主要还是节目组经费有限。如果有钱,谁还费那个劲啊。
要不要玩游戏
以往的慢综艺都是被生活推着走,每天的主题就是,吃什么?吃完干什么?干完再吃什么?《向往的生活》在这方面的条件还是很优越的。几乎不用考虑会被饿死,起点至少是温饱,来了嘉宾后,是往小康的特殊需求上奔的。
表面上看,这档节目就是三个人带着三个箱子进场,其实很多掩藏的技艺是看不见的。为了节目效果好看,或者说是为了把三个主咖带入节目语境,好吧,那就玩游戏吧。于是,用劳动换取食材的环节就诞生了。起初,主咖们还很听话,掰玉米换肉等,累得够呛。可越到后面,就越发现这一招不灵了——
首先,寒冬凛冽,地里已经没啥可收的了。其次,来宾们提的做菜需求,没啥难度,似乎供需双方达成了默契,需要劳动的机会就少了。最后,见招拆招的主咖们已经看懂了节目组的套路,买机器磨玉米完成任务,生活必备食材都被放水啦!甚至连节目组到后面都在慢慢淡化“交换”的镜头,因为这不再是节目第一需求了嘛。劳动,好像变成了消磨时间、撩妹的工具。
黄磊买了玉米机,所以劳作游戏不再是难题
想想也是,其实生活中没那么多规定动作。如果硬要做,反而破坏了节目培养的意境。
剪辑加分不少
做直播类型的点播节目,如果不打差异化,是没法看的。看了《向往的生活》未播花絮的就能明白,那质量与电视播出版有很大差距。直播的是生活,点播才是艺术品。观众是一个很奇怪的群体,对很多事情喜欢有距离感,无数个案例证实了这一点。
所以,后期很重要。
24小时左右的录制内容,要变成90分钟的节目,在取和舍的考量上确实需要下大工夫。这玩意可没法补录,开工就是进行时。你看第七期还只是被列为上集,就明白董子健出场的意义了,这是用多人来补齐剧情的需要。
人物之间的交流,要提炼出好玩的点,再拎出来做关系链,需要后期大量的素材补足。黄磊开玩笑说何炅要走,大华说了一句“那以后不是没人洗碗啦?”后期马上把何炅做成阴影状,很有意思。
三个被石化的人,后期很努力
黄磊自己作死,用勺子安电钻上去打鸡蛋,结果受伤。独孤的中年人愣坐在那儿,后期给他配了个钓鱼的画面,整个内容立马就活跃了。
无聊的画面被后期做得很生动
别说人了,连一条狗、一只羊都能有这么强的存在感,可见花了多大精力。看看那些特写,看看那些动物背后的拟人化运营方式,再看看动物们的粉丝,就知道这后期的着墨点是十分到位的。
从加法到减法,再从减法到加法,剪刀手们花费大量心血与核心观众贴近,这才是慢综艺的正确做法。录什么播什么,行不通。
另外,节目整体上以绿色为基调,坚持得很好。纵使屋外是寒冬,但满屏的绿色依旧是节目的灵魂。观众看了,暖。年轻观众,稳。
最后一个难题,那就是播出档期了。从黄金档调到晚间10点档,除了需要靠宣传手段强行引导外,节目在制作上能下多少工夫,这道题其实挺难的。就目前的走势来看,至少湖南卫视的周日档被《向往的生活》带起来了,这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