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印度加尼什塔莱村的五岁男孩萨鲁吵着要和哥哥古杜一起去夜班工作,然而年幼萨鲁贪睡,古杜交代弟弟待在车站等他回来,萨鲁醒来后不见哥哥踪影,因为心急而搭错火车,被送往千里外的加尔各答,萨鲁不懂加尔各答和孟加拉语又不知村落名称,只能流浪街头,数个月后,他被送进收容所并被好心的澳洲夫妇约翰和苏领养,25年后,萨鲁念念不忘家乡的母亲与兄长,透过Google地球功能,试图找到回家路.....。
真实故事改编的《漫漫回家路》开场,导演先交叉剪接澳洲与印度公路场景,接着呈现年幼萨鲁站在荒野山谷中,被一群蝴蝶包围的画面,然后是古杜要弟弟回家的呼唤声,开场言简意赅地把《漫漫回家路》剧情重点划了出来,一是澳洲与印度两地的关联、二是蝴蝶效应
一个小小改变(萨鲁执意跟哥哥去夜班工作才会走失、流行歌曲和印度「杰里必饼」让长大后的萨鲁回忆起他和兄长的约定、萨鲁的澳洲养母苏在她12岁那年做过的「梦/启示」,牵起她和萨鲁的缘份等),都会产生巨大的涟漪和变化、三是萨鲁与古杜的感情,驱使他走上回家路,也帮助他成为更好的人。
《漫漫回家路》前半场,萨鲁没有听从哥哥的话走失,日后被澳洲家庭收养,并多了个弟弟:同样来自印度的男孩曼托许。不同于萨鲁的善解人意与体贴,曼托许常因情绪失控惹得养父母担心与难过,有次在饭桌上,萨鲁与曼托许发生口角,曼托许气的离席,萨鲁对伤心的养母说:「我只是痛恨他折磨你。」
我只是痛恨他折磨你,这句话乍听是萨鲁对曼托许的责备,其实是萨鲁对自己的指控,不断惹麻烦的曼托许带给养父母的痛苦,不正是萨鲁的失踪带给亲生母亲与兄长的痛苦吗?萨鲁内心无法获得平静,在于自己身为亲生母亲与兄长的「痛苦根源」,却无力改变现状,萨鲁的澳洲生活越是幸福,他心底越是充咎
因此,成年后的萨鲁总是「回忆」着他与母亲的点滴往事,但兄长古杜不只存在于记忆中,更像是鬼魅般,形影不离地紧跟随着萨鲁,说明萨鲁对母亲的情感偏向思念,对古杜的情感则是偏向愧咎。
《漫漫回家路》借萨鲁与曼托许、萨鲁与古杜两段兄弟关系看萨鲁的心境变化,萨鲁对自己没能照顾好曼托许而感到抱歉,进而明白古杜肯定也跟他一样,对于自己没有尽到兄长责任而对母亲感到愧咎;想来,我们总是在成为谁(身分的转换)之后,才更明白身在那个位置上的人的辛苦与付出。
萨鲁喊错自己名字多年,他的名字发音应是谢鲁,在印度话的意思是:狮子。
看完《漫漫回家路》,心想:还好这世界有Google大神,不然萨鲁的返乡之路或许不会有个美丽结果(或加倍辛苦吧);看完《漫漫回家路》 ,想着假如我在五岁时走失并被送往外国,我有可能找到回家路吗?由于台北建筑翻新速度快,老建筑甚至会自体燃烧,即便有Google地球帮忙,经过25年时间洗礼,台北街道大概都已经换上截然不同面貌而难以辨识吧
看完《漫漫回家路》,心疼五岁萨鲁流落街头的画面,他和其他同样走失(或遗弃)的孩子们,一起睡在车站睡在地下道睡在街头,来往行人经过这些孩子身旁,或视而不见或习以为常,社会贫富差距造成的悲剧,成了银幕上一幅令人哀伤且震撼的景象。
《漫漫回家路》全片以萨鲁为主述者,他的失踪对其家人造成的影响与伤害,我们仅能透过萨鲁「想像」(煎熬与自责)拼凑出可能的样貌(未必正确,观点的局限),《漫漫回家路》结局落在萨鲁与母亲的重逢,没有进一步阐述萨鲁得知兄长过世消息的心境反应(萨鲁对兄长的愧咎贯穿全片,因此他如何面对哥哥在他走失当天刚好车祸死亡一事的反应,对我来说弥足重要)
母亲面对两个儿子一死一失踪抱着怎样的心情继续活下去、萨鲁返「家」了,他内心是否就此感到满足,或者更进一步思考印度与澳洲哪个才是他真正的家的问题? 《漫漫回家路》确实拍的流畅好看,可惜电影之于我,份量依旧轻了些,没能掘出更深刻的私密情感。
最后,饰演澳洲养母的Nicole Kidman和饰演成年萨鲁的Dev Patel,分获女配角与男配角奖项提名,两位演员的表现都突出动人,但本片最大的亮点是饰演年幼萨鲁的Sunny Pawar,一双水汪汪大眼,实在好可爱啊! !
看完《漫漫回家路》,对成年萨鲁的改变有些感叹,25年的澳洲生活,令他遗忘自己的母语也不再习惯用手抓食物吃,现实生活中的萨鲁在找到亲生母亲后并未搬回印度居住(继续待在澳洲),萨鲁找到了根(血缘),但他已是不折不扣的澳洲人(国籍与思维);想来,台南出生台北长大的我不也如此?离乡多年,说自己是台南人,但其实对于故乡的土地与语言与情感,都多了一层隔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