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平台服务费也算票房数
据粗略预估,自1月28日大年初一起至初六,春节档六天,全国电影票房累计33.38亿,高过去年同期的30.48亿。
“服务费”促增长?
不过,从今年开始,在电商平台购票时所支付的服务费也开始纳入票房统计,但这部分收益不参与分账,可以看作是水票房数。
业内人士透露,服务费每部电影不同,低的几乎没有,高的可达8%。根据“电影票房”的统计,今年春节6天的服务费总计1.9亿,大约是总票房的约5.7%。剔除掉服务费,实际的票房是31.48亿,较去年同期的增幅只有不到3.3%。
“票补”搅热前三天?
而且这31.48亿票房也不完全反应观众的实际消费能力。
首先是“票补”。我们看到的在线售票平台上大量5元、6.6元、8.8元、9.9元、12元、12.8元、12.9元、15.8元、17.9元、19.9元预售,最后实际产生的票房并不是按以上数字统计,而是按影院的最低限价,这中间所产生的差价,一般都是由发行方来“补贴”。
春节档各种低价促销拉票房
这种营销方式当然有利于消费者,也反向作用于影片,让它在前几日获得更多的排片量和票房,激发更多观众的观影热情。但对于大盘而言,这也算是一种 “注水”,因为最后统计的票房数字并非完全真实的观众消费。
今年《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乘风破浪》四部热片都提前做了促销、预售,仅《西游伏妖篇》一部片上映前的预售就高达1.76亿。大年初一当天票房7.97亿,初二5.8亿,跌幅超过27%。初三到初六的日跌幅分别为7%、8%、4%、4.6%。可以看到,前三日跌幅最大,之后趋于平缓,这也和片方的“票补”方案集中在前三日正好对上。
如果说前三日大量票补后,初四的4.95亿日票房代表真实的观众消费水平,那前三日的票补量就高达4.3亿。当然,这种算法不科学,一部影片前三天的票房肯定比后几天高,只是,按常理能高出多少,很多人心里各自有数。
自家影院玩“注水”?
票补之外,还有真正的“注水”。《西游伏妖篇》、《大闹天竺》、《功夫瑜伽》、《乘风破浪》都被网友质疑过有票房注水的嫌疑,手段包括包场、锁座、幽灵场等。这几部电影,背后都牵扯到很多的影院公司和售票平台,所谓“利益共同体”,用较低的成本推高票房就变得更容易。
《西游伏妖篇》和《大闹天竺》排片疑似幽灵场
比如后期逆袭的《功夫瑜伽》和《乘风破浪》。《功夫瑜伽》是耀莱影视主控,耀莱有大量自营影院,所以,上映首日,这部片在所有耀莱影城的场均人次高达154人,把通常场均人次最高的万达院线都远远甩在了后面。《乘风破浪》是博纳投资的电影,同样,该片首日在博纳影城的场均人次高达95人,也把万达院线远远甩在了后面。
《功夫瑜伽》和《乘风破浪》在自家影城的场均人次奇高
从全国大盘数据来看,上映首日场均人次最高的是《西游伏妖篇》,85人,《功夫瑜伽》第二,67人,《大闹天竺》第三,66人,《乘风破浪》第四,46人。《功夫瑜伽》和《乘风破浪》在耀莱影城和博纳影城的场均人次能达到全国平均数的两倍多,是如何做到的?
《功夫瑜伽》在耀莱影城六天的票房合计2600多万,场均人次144。在万达的场均人次89。如果按万达的场均人次标准,那票房应该是1600万。
《乘风破浪》在博纳影城的票房六天合计约2400万,前四日场均人次107。第五日开始总票房和场均人次均出现大幅下跌,跌幅分别达80%和60%,票房由570万跌至118万,场均人次由117人跌至46人。而该片全国大盘票房第四日较前日是上涨的。
《乘风破浪》在博纳影城的票房从第五日起急跌,数据来自猫眼专业版
票房高但都赚钱吗?
春节档五部片实现了共赢,最高的《西游伏妖篇》累计11.54亿。春节过后,票房大幅下跌是惯例。那最后这几部片是否都能赚钱?
春节档六天票房:
功夫瑜伽——8.73亿(服务费0.4亿)
西游伏妖篇——11.54亿(服务费0.47亿)
乘风破浪——4.13亿(服务费0.2亿)
大闹天竺——5.72亿(服务费0.2亿)
熊出没4——2.98亿(服务费0.16亿)
此前传言,成本4亿的《西游伏妖篇》和成本1.2亿的《大闹天竺》分别进行了30亿、10亿保底,如果是真,那前期投资方都会妥妥稳赚,保底方可能难收回保底票房,面临亏损。
《功夫瑜伽》据说成本超过4亿,票房10.4亿左右回本,目前来看问题不大,还可能赚一些。《乘风破浪》据说成本1.6亿,票房4.2亿左右回本,已基本做到,接下来就是赚钱了。
还有啥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