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黑龙江卫视新推出的一档综艺《见字如面》霸屏了朋友圈,节目于2016年12月29日在腾讯视频上线首播,上线仅两期就迅速获得了高口碑,网上一片好评如潮。
《见字如面》是一档以明星读信为主要形式的文化类节目,由黑龙江卫视主持人翟毓红主持,许子东、杨雨出任嘉宾介绍文化背景,张国立、归亚蕾、徐涛、何冰等明星读信。大V和公众号都纷纷安利该节目,称之为一股“综艺清流”。四期过后,《见字如面》依然维持住豆瓣9.2的高分。
然而在高口碑下,《见字如面》的收视和播放量却相对较低,腾讯视频每期播放量仅百万,相比之下同是新综的《吐槽大会》播放量少则千万,多则过亿。
在腾讯视频平台的综艺榜单上,也没有《见字如面》的身影。
高口碑却低收视让《见字如面》陷入一个略显尴尬的境地,为什么节目能得到如此高分,而安利之下节目播放量却依然走低?界面娱乐联系到了《见字如面》节目组,就节目的筹划制作、播出口碑与收视等问题进行了专访。
《见字如面》的诞生在文化类节目备受广电总局推崇的现在,黑龙江卫视也打算做一档文化节目。本意打算做读书类节目,而书籍种类庞杂,仅读什么书给观众就是个难题。因此《见字如面》节目组确定下来的第一个关键词便是“信件”,接下来就是要选择哪些信件呈现给观众,而选信的原则就是:名人有情感交流的信件,内容具有时代意义。选择信件不难,找信件难。
众所周知,很多名人的信件都是在其后代手中,节目组需要去联系他们并且奔赴其所在地。信件是私人物品,要征求同意去公开朗读,节目组起初也有点担忧。然而没想到的是,居然是另一种局面。
由于节目本身是文化类性质,也不是拿信件来娱乐消费,信件持有者们在听到节目组的初衷、请求后,都欣然答应。“他们认为,在传统文化流失快速的如今,能为此做出一点贡献,也很高兴。”黑龙江卫视负责人杨巍告诉界面娱乐。
于是我们能在第四期里看到张爱玲给王家卫的私人信,就连学者许子东都表示没听说过这两人还有交集。在归亚蕾的朗读中,大家发现晚年的张爱玲已经与世隔绝,但同时对自己的作品又依然很负责,先对王家卫婉言道歉又告诉皇冠翻拍不急,要谨慎小心。
在1995年王家卫已经有了《重庆森林》、《堕落天使》等几部经典作品,但最终还是没有拍出《半生缘》,在当前IP翻拍丛生的影视圈,碰上张爱玲这样对作品翻拍有要求的原着作者,恐怕没几个导演能过关。
找信环节比想象中要容易,这也给节目组开了个好头。然而,一些名人信件并不公开,如何拿到它可被朗读的授权,又让节目组犯了难。比如三毛的很多信件,节目组通过调查,发现它的版权归属于一些出版社,所以必须去和出版社谈。对此,黑龙江卫视负责人告诉界面娱乐“凡是有版权的信件,我们全部找到了所属方,通过正规的版权手续,支付了版权费才拿到授权的。”
信件的问题解决了,就要到找嘉宾的环节了。如今综艺节目泛滥,大多数节目都愿意把心思放在卡司阵容上,大咖能带动收视,广告商和制片人都清楚。节目组开始也有这一问题的考虑,最终达成一致:找适合节目气质的嘉宾。因为这个决定,我们能看到现在老戏骨加持的《见字如面》。
比如蒋勤勤念林徽因给徐志摩的信,念到“幼仪张着一双哀怨、绝望、祈求和嫉意的眼”的时候,慢慢抬起头两眼定定地看着观众,仿佛那是张幼仪的双眼,又仿佛是林徽因挣扎的神色。而王耀庆读黄永玉的信时,他把信中看似普通的两个“又及”用两个迟疑的回身演出了既好意又担心鲁莽的黄永玉。
张国立读曹禺的回信时,则用了一个停顿和短叹说出了“你这句话,射中了我的要害”,把曹禺的坦诚和无奈展露无遗。
节目开播初期,引起热议、赢得好口碑的同时也有观众产生质疑:林更新较张国立、何冰、归亚蕾这些前辈,台词功底还是差很多,他是怎么会被选来当嘉宾的?界面娱乐对于《见字如面》选择嘉宾的标准也进行了质疑。
节目组表示,在所读信件中,很多信件的写作者在当时都是二十出头的年轻人。那个时候的他们,不乏有青春的热血和矫情在里面。而这样的信件,即使过了数十年,它的味道依然不会变。人会变老,但信件所表达的感情不变。
“这些信件,去给六十岁的国立老师读,他也很别扭啊。”在考量现今娱乐圈小生的时候,节目组也在想谁比较合适。鹿晗、吴亦凡等确实人气够高,影响力十足,但是他们的形象比较偏潮流和娱乐,实在与《见字如面》格格不入。
林更新拍了不少作品,无论是《智取威虎山》、《快手枪手快枪手》、《三少爷的剑》,都是相对很正面的形象,而且他声音好听,这就是选中他的原因。节目组毫不避讳对于林更新的认可。
“大家都很认真,不过林更新在信件上的拼音是标的最多的哈哈哈”。杨巍还透露了一个小八卦。
节目的好口碑和节目组从头到尾的认真也分不开。和抠图电视剧截然不同的是,录制前节目组会为各种问题绞尽脑汁,场地问题就耗时很久。黑龙江卫视地处偏远,很多明星通告时间调不开。如果说场地最多、嘉宾又最集中的地方,非北京莫属。可那些北京五环外的大棚,好像都不适合《见字如面》这样一档小而美的节目。
最后,红砖美术馆成为了节目的诞生地。“红砖美术馆很贵,但很美,我们愿意为它花钱,这个地方很适合《见字如面》。”如今我们可以看到,一个讲台,一圈观众,几术灯光,一个读信人。《见字如面》并没有宏大的场景和聒噪的现场,却诗意满满。
同时节目组澄清了与《Letters Alive》的关系,这档外国的读信节目,和《见字如面》的布局很像,卷福和抖森都有参加过。问到是否有参考这档节目,杨巍告诉界面娱乐:“节目研发时候想做读书类节目,后来发现读书不如读信。
具体细节和创意都是节目组长时间碰出来的。现在网上说的那个外国节目,我们在最开始开会的时候真不知道它的存在。即使现在播出了,我都还没看那个节目是什么样的,和我们有啥异同。”
万事俱备,只差录制。
因为对接嘉宾的时间和困难程度不同,也就导致了每个人拿到信件准备的时间不一样。张国立老师拿到信件是离录制两周前,而林更新则是录制三天前。据节目组透露,不管每个人是何时拿到信件,在录制的时候,每个人的信件上都是满满的标注。会写上哪一句该用什么语气,哪一句该如何去读,哪一句表达什么样的感情。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嘉宾对待节目的认真,才有了好口碑的《见字如面》。
就播出的节目,我们不难发现,张国立老师穿着大褂,蒋勤勤穿着白衬衫,归亚蕾穿着立领上衣,王耀庆一身西装配白衬衫。每个人的服饰,好像都完美展现写信者当时的样子。节目组告诉界面娱乐,并没有经费准备嘉宾的服装,也没有专门的造型师。录制的时候,每个人都带了好几套自己的衣服来,和导演商量穿哪一套比较合适。
《见字如面》的完美与不完美,《见字如面》值得称道的地方除了明星表演和前期筹备认真之外,还有信件的启世警醒作用。比如陈寅恪回复傅斯年就说到了大学教授的名与利——“没有身在北平遥兼院长的道理,这关系到全部纲要精神。”现在有的大学教授更重科研、升职加爵而轻视了教育本身,听到陈寅恪的话肯定要羞愧一番。
又比如黄永玉在信中对曹禺说,你这几年作品越来越差,都是被势位所累,醒来吧!一句话可以鞭策多少影视艺术创作者。但《见字如面》有两个明显的缺点。一个是明星读信的水平参差不齐。这里有前文所说的明星实力的原因,也有信件翻译的问题。
古文信的翻译水准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比如张国立读韩愈的《鳄鱼,你不可以和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把“与刺史亢拒”翻译成了“这就是跟我这个刺史过不去咯?”,不但读起来容易表现情绪,听起来也有趣活泼的多。
相反战国书信不但翻译后的内容平淡无奇,明星也没能找到很好的字词借力发挥,只好平淡收场。对于该问题,节目组告诉界面娱乐,一开始有尝试白话文和文言文朗读,但经过几轮,无论是观众还是导演甚至嘉宾都觉得白话更容易表达。说到底,《见字如面》是一档电视节目,白话肯定更贴近观众。
另一个问题是嘉宾席之间十分不协调。许子东、杨雨都是着名的跨界教授,但杨雨只是停留在文本解读上,比如情感共鸣,在林徽因给徐志摩的信,杨雨的解读是——16岁的少女有这样的勇气拒绝情窦初开,非常厉害。又比如詹天佑写给诺索布夫人的信,杨雨解读依然是——我关注的是詹天佑希望得到认可的心情。
对同一封信,许子东则说了文本之外的东西,相当于是课外拓展——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生,由于明治维新的影响基本变成了革命派,从欧洲留学回来则比较温和,因为已经发展到了资本主义的中后期。
其实《锵锵三人行》中的“铁三角”许子东在《见字如面》提出了许多不错的观点,比如艺术创作的困境、大学教授重名利不重教育、教育不是只有十环等等,可惜不但没有引起讨论,反而直接被主持人跳到了下一封信。比如第四期许子东刚说到“侠女的事情,大家都不知道”,
主持人直接说,再来看一个我们华人的领军人物。没有一点点防备,讨论就这样结束。
从官微评论区很多观众反应来看,有很多人“想听不一样的声音”,许子东老师在节目中被压制让观众有种节目被大势裹挟的无奈。而对于此,黑龙江卫视表示是许子东本身录制就没有说太多,并不是剪辑问题。“许老师自己也有分寸,毕竟做过《锵锵三人行》。信件才是重点,嘉宾见解只是辅助。”
《见字如面》拟拍第二季 各大明星抢着来
节目播出到现在,依然维持豆瓣9.2的高分,许多明星也开始自发的推荐这档节目,其中姚晨就转发了一条相关微博并表示:这样的节目值得尊敬。
同是由于没有大咖,节目之初招商略困难,文化节目即使被广电推崇,广告商还是不那么看好的,所以处处经费紧张。但是播出后,好口碑给黑龙江卫视带来了很多广告商的问候。也有很多明星找来,表示想上这档节目。节目组也告诉界面娱乐,第二季的启动在策划初期就有考虑,现在情况不错,肯定会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