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期《我是创始人》的魔鬼商战 才是真人秀该有的样子

2017年01月15日编辑: 实习生1
《我是创始人》将商业逻辑套用于这个任务规则里,让那些创始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真实商业在真人秀里的状态,应该说,这是对创业真人秀的一次大胆尝试,也证明了本土化对于一档节目的重要性。

看到一期好节目,然后迫切的想要跟大家分享的那种心情,不知道大家会不会懂?反正冷眼君今天要说的这期节目,确实让人看到了真人秀里久违的那种人物性格与人物关系,尤其在精妙的规则之下,激发出了所有参与者们的真实状态与内心想法,真人秀的魅力大概就是如此吧。

说实话,《我是创始人》这档节目冷眼君一直都有关注,因为创投、创业这个主题是本人偏爱的一个类别。虽然在前10期的节目中也偶有人性层面的展现,但是都不充分,而且,之所以之前的那些纯户外的销售、展卖等商业路演行为,看起来会有些松散,就是因为规则感太弱,没有压迫感,激发不了创始人们最真实的状态。

原以为这季节目也就按这种风格走下去了,但是万万没想到,周四晚播出的第11期来了一次巨大的颠覆,所有后浪队成员集结,进行了一场纯棚内的魔鬼式商战。导演组一改之前的结构,搭建了一个棚内的多房间场景,通过极强的规则,完成了一次“我要当村长”的任务。

看似是村长选举,实际上里面透露着创业、股权分配、核心团队的搭建、承诺与信任等商业层面的诸多故事,信息量极大。同时也做到了,让观众在真人秀的逻辑里看清商业,在商业的外壳之下达成真人秀的基本逻辑。

不过在分析这期节目之前,有一个背景需要说明一下,也有助于大家去观看这一期《我是创始人》。

冷眼君其实在看完这期之后很快反应过来,这一期的结构逻辑应该源自《The Genius》中的选举游戏。如果看过的人应该会有印象,这是一档需要考验参与者思考力、语言力、洞察力和领导力的节目,通过多轮的比拼,赢得筹码,最终筹码多者获胜。

而《我是创始人》将商业逻辑套用于这个任务规则里,让那些创始人们第一次感受到了真实商业在真人秀里的状态,应该说,这是对创业真人秀的一次大胆尝试,也证明了本土化对于一档节目的重要性。

好,啰嗦了半天,下面我们具体来看看这期《我是创始人》到底是怎么玩的?冷眼君先来一个简单的内容复盘。

任务背景与规则

这一期节目的主题是“我要当村长”,参与者为该节目的所有后浪队成员。其中前10期节目积分排名前6的后浪队成员为“村长候选人”,剩下9位成员则是普通村民。

而根据规则,当出现所有候选人平票时,获得该三位候选人资源卡前四名的人晋级。最终李海川、张博、孙涛勇和魏志成晋级。

需要解释一下李海川的晋级,因为必须是从最后的三位候选人手里获得的资源卡才算有效资源卡,实际上,由于第一轮李海川胜出,所以李海川手里实际上有33张票,过程中只发出去2张。而王自如、姜华和王思明替李海川拉来了6票,全部上交给了李海川,所以最终李海川获得的有效资源卡就是37张,最多。

另外三个晋级的名额分别是,四位晋级者推选的王自如,前浪队推选的姜华和村民内部推选的毛靖翔。

自此,这场魔鬼商战的任务就算结束了。一系列商业心理元素,被充分的展现了出来,人性的刻画、利益与情感的取舍,也很好的因为规则而被激发出来。

复盘结束,冷眼君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是,这套任务逻辑为什么能够成立?为什么能够让节目变得如此精彩?

可能有这样几方面的原因吧:

当然,这一期节目也并非完美,还是有一些小问题存在,冷眼君也试图去做个简要分析:其实,国内的商战类真人秀一直都没有特别好的案例,作为类型化和垂直化很高的一类真人秀,如果能够沿用这一套棚内任务的逻辑,并且再加上户外任务,那么,第二季的《我是创始人》应该会在商战真人秀领域里迅速脱颖而出。

但是不管怎么说,这一期《我是创始人》已经足够精彩了,玩出了真人秀真正的味道。如果把这些创始人算作是素人,那么也就从某种程度上证明了,素人真人秀才是接下来可持续发力的方向。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傅园慧助阵《我是创始人》 洪荒之力争创业先机 《我是创始人》“女强人”董明珠谈艰难创业史 聚少离多愧对儿子 《我是创始人》光头王凯遭误认嫌弃 网友直呼心疼凯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