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方卫视周播剧场的换剧之动落实。1月9日晚,新版《射雕英雄传》(以下简称新版《射雕》)将于东方卫视与爱奇艺同步播出,让武侠迷们提前过年。“贤媳早见公婆”,对新版《射雕》而言这本是件好事。但档期提前近三个月,也难免手忙脚乱一阵。
当头一难,是后制进度的拼抢
新版《射雕》由传奇影视人吴敦最先发起并担任总制作人,深谙“落地”之道的郭靖宇担任监制,并由长于定制剧的蒋家骏导演执导,拍摄周期长达5个多月。从预告片中可以看到,从风雪惊变、到大漠风沙,从桃花岛奇遇到大军西征,这些经典桥段,无论是文戏还是武景,新版《射雕》都一一呈出,未有回避。
篇幅长、场景多、素材繁、时间紧,新版《射雕》后期如何赶,外人都为他们捏把汗。
“好在我们全剧硬场景多,电脑特效用得少。特效比例也就只占5%,这让后制进度的拼抢有了可能性。”《射雕英雄传》总监制郭靖宇如此说道:“功夫前期已经下到,年轻演员整天在威压上吊着,该上山、下水、进大漠都不含糊。所以,后期基本只要擦擦蓝布、威压、穿帮就成,没必要用特效遮丑炫技。”
目前,《射雕英雄传》剧组正在赶制剧集的前几集。
就《射雕英雄传》的开篇而言,既有风雪惊变的身世铺垫,也有江南七怪的经典亮相,还有大漠风沙的洪阔场景。这些桥段一方面是武侠世界观的铺垫,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却不涉故事主线,显得缓慢零散,如何取舍成了难题。
新版《射雕英雄传》没有选择避重就轻、直入主线的取巧方式,也没有“食不厌精”用细节拖慢节奏。一方面真刀真枪地把牛家村、醉仙楼、蒙古军、大漠射雕等场景复现,建立武侠世界观;另一方面又在四集内完成了铺垫交代,迅速切入主线。
“场景多、周期长,如果按照网剧一般算‘分钟’成本,《射雕》的前四集可称得上国产剧之冠。”《射雕》前四集拍摄时间用了近两个月,在郭靖宇看来在制作上下硬功夫、肯磨时间才是做传统武侠剧应有的做派。
第二难,是新人挑梁的“辨识度”危机
新版《射雕》的选角有两大特色:一是配角走向前台,包括赵立新、苗侨伟、吕良伟、曾黎等在内的一众老戏骨坐镇,打破了以往“路人甲”配戏的惯例;二是新人挑大梁,“靖蓉康慈”两对主角全由新面孔出演,拒绝了鲜肉小花的“吸睛”配搭。
“正因为我们没有请明星,正因为我们的年轻演员都是全档期,我们才有时间、有精力、有预算把前几集提前做出来,并且做得好看。”当初为了确立如此阵容,郭靖宇也曾经力排众议、几经反复。如今看来,正是这样的排阵,如今才让《射雕》提前与大家见面成为可能。
在预告片中,有一个细节值得注意。桃花岛上,欧阳锋琴弦一拨,桃花化为武器飞向黄蓉等一众,郭靖凌空反转,以身体挡住花瓣。一个高难度的威压动作,饰演郭靖的杨旭文一个镜头下来正迎观众,此类动作戏都没用武替可见新人拍戏之敬业投入。
其实,用新人重塑“靖蓉康慈”郭靖宇还有另一重考虑。
“无论是面对老剧迷还是新观众,我们必须给观众呈现一个新鲜的郭靖、塑造一个不一样的黄蓉。一旦用明星出演,观众可能看到的不是角色,只是明星,这对人物的塑造是有伤害的。”郭靖宇如此说道。
70后喜爱83版的黄日华、翁美玲,80后记住的是94版的张智霖与朱茵,90后记住的是08版的胡歌和林依晨……
既然每一代人需要有那一代专属的《射雕》、专属的郭靖和黄蓉,那么新版《射雕》希望杨旭文和李一桐成为新的代际记忆。
第三难,是如何在“怪力乱神”的时代说好传统侠义
如今的电视剧时局,仙侠奇幻声势浩大,宫廷古装兵强马壮,如此境况下选择做传统武侠剧,郭靖宇显得有些逆势而为。
事实上,在三年前接受这个项目时,郭靖宇就考虑过这个问题。
“三年前,正是仙侠魔幻类IP如雨后春笋般在影视行业盛行的时候,而武侠剧也已到触底时节。”郭靖宇仍然选择了《射雕》,一是因为传统武侠故事基础扎实,二是因为他坚信武侠的情怀与精神更能在大范围取得共鸣的。
三年后,果然轻飘飘的仙侠玄幻经历潮流兴衰,走向了瓶颈期。而相对沉稳的武侠题材则风头再起,有了《画江湖之不良人》等在网络上点击火热的代表作。
郭靖宇曾经用“忠孝节义,传宗接代”八个字概括自己年代剧的创作经验。
他的“忠孝节义”不仅是儒家所言的天理人伦、纲常秩序,也是江湖所敬的侠肠风骨、义薄云天。他的“传宗接代”既是伦理上骨肉相继的血脉绵延,也是师徒间口传心授的道技传承。
正是这个八个字让他的《打狗棍》《大秧歌》以及《勇敢的心》等作品获得了最广的受众群,也让他的剧经住了市场考验。因此,即便是拥抱新代际的新版《射雕》,这八个字依然是镇筋定骨的不二法门。
“如今,武侠世界观已经脱去原来‘歪门邪道’的外衣,成为非常正统的文化载体。”郭靖宇坦言,83版的《射雕》曾经影响了他的整个青春:“以后的年轻人,细读原着小说的可能性不大了。我不希望郭靖、黄蓉只是留在传说里,而是希望他们能够活在影像中,影响活跃于网络的新一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