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即将过去的时候。
背着自己那只雪纳瑞犬小小,廖国钺又出发了。
几个月前,廖国钺解除了那一纸欺骗了自己1年有余的公司合约,重新回到了“O2”录音棚,做回了录音师,也从廖辰,再次做回了廖国钺。
与许多怀揣着同样音乐梦想的人来说,这个90后的男孩曾经有着别人所不具有的光环——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拿到过最受清华学生关注的校园歌手大赛冠军,一毕业就在学校的资助下,发行了自己的专辑《二十二》。
离开紫荆校园不过两年多,廖国钺却觉得自己明白了许多,特别是那比想象中的残酷且现实得多的社会。然而,即使遇到了挫折,廖国钺依然继续着自己的音乐梦想,在闲余时间翻唱、写歌、编曲,顺便还和自己的师妹组了个“不靠谱组合”,只因为两个人都不识谱,所以“不靠谱”
“我会留在北京,因为想做音乐。”大概,对于这个向往着随心所欲的大男孩来说,这是唯一的坚持。
从会拿笔“画”到上大学
虽然现在我做音乐,不过从小到大,我学的都是美术,从会拿笔就开始画画。
我出生在重庆荣昌,爸爸妈妈做的都是传统行业,想法和大多数家长差不多。小时候妈妈去幼儿园,每次都能一眼看出哪幅画是我画的。我能把画画得很准确,就是特别像那种。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家里安排我去学美术,一直就画到考大学。
我的人生从小到大都特别平淡,一直到上大学,才开始变得具有戏剧性。
考大学是2010年的事儿,当时两万多名考生报考清华美院,只录取两百多人。和我一起参加考试的同学有7个,最后只有我一个考上了。
当时有一道题目要求画布老虎,我从小到大都没见过布老虎,就按照自己的心意去画,得分很差。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原因,我报考的几个专业都没要我,被调剂到染织专业。当时我甚至不知道染织是什么,不过知道自己考上了清华,全家人还是特别高兴。就这样,我兴冲冲地来了北京。
进清华曾被同学叫“廖妹”
到了班里才知道,一共16个学生,就我1个男生。加上当时要上染布、织布、绣花、布艺设计等课,宿舍的同学看我拿绣花针,给我起了一个外号叫“廖妹”。一直到后来有个男同学转专业过来,才结束了班里只有我一个男生的局面。他和我最大的不同,就是他特别喜欢染织这个专业,非常喜欢布艺,而我喜欢音乐。
当时我感觉自己唱歌很不错,加上寝室里还有一个同学喜欢唱歌,我们两个就一块儿报名参加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最终我凭借两首英文歌曲,一举拿下了新生专场的冠军,这激起了我的野心。接下来自然没这么顺利,真正进入到复赛,才发现大家都很厉害,我自然是惨遭淘汰。这样的淘汰持续到第二年,我同样没能够入围校园十佳。
被淘汰的感觉就是不服。为了提高自己唱歌的水平,我开始每天早上6点起来,去学校操场旁边一个过车的桥洞底下练声,前前后后坚持了有半年。后来又上清华的校园论坛,水木K歌版,和唱歌的前辈们交流,努力把歌唱得更加细致。
为了能够听出自己的不足,我在前辈们的建议下买了录音设备。录音设备加起来好几千,我只能从生活费里省,自己去美术培训班当代课老师赚,就这样攒了好几个月,才在寝室成立了紫荆603B小小录音室。开始录音找自己的不足,也开始翻唱歌曲放在网上。就这么着,2012年12月,我拿到清华大学校园歌手大赛冠军。
替父母和自己坚持梦想
也是在水木论坛K歌版上,我认识了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系研究生毕业回国的师兄王天居,也才有了后来的“O2”录音棚。可以说从2012年起一直到现在,我都在这个录音棚做录音师——当然,最开始是做实习混音师。
2014年,我大学毕业,发表了自己的毕业专辑《二十二》,而这也让我最终下定决心不做设计师,专心做音乐。做音乐这件事,一开始家里特别反对,觉得我好不容易考上清华,还不好好学习。后来因为我特别坚持,他们才勉强支持我。可能是我的倔强打动了他们,让他们回想到自己没能坚持的曾经的梦想。
我爸爸曾经想做一名诗人,今年9月,我在网上发表了自己的一首新歌《飞蛾》,里边有这样一段歌词:“飞蛾,有一个梦想,只要不在今夜冻僵,明天依然飞翔。”这其实就改编自我爸爸和我差不多大时写下的诗歌,他也曾经是个非主流的文艺青年。
也是因为这样,从小到大,即使再不愿意,父母也没有强迫过我去做任何事情,这也养成了我比较随性的性格。我并不是一个特别拼的人,只是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人物简介
廖国钺
1992年1月出生于重庆荣昌,独立音乐人,清华大学第22届校园歌手大赛冠军,曾发行毕业专辑《二十二》。在清华大学就读期间,曾在宿舍里组建“紫荆603B小小录音室”,后来又加入“O2”录音棚,开始了自己的混音师、录音师、音乐制作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