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文代会讲话 给电视剧带来五点启发

2016年12月04日编辑: 小龙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前两天,习近平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刷了屏。这两天,文艺战线迅速掀起学习讲话精神的热潮,各种心得体会层出不穷。在这里,我们想说说这次文代会讲话可能带给电视剧生产、创作带来的影响。或者说,讲话将给电视剧产业带来什么样的机会。

现实主义需要干涉生活

原文: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任何一个时代的文艺,只有同国家和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反映时代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握时代脉搏,承担时代使命,聆听时代声音,勇于回答时代课题。

我们的文学艺术,既要反映人民生产生活的伟大实践,也要反映人民喜怒哀乐的真情实感,从而让人民从身边的人和事中体会到人间真情和真谛,感受到世间大爱和大道。关在象牙塔里不会有持久的文艺灵感和创作激情。离开人民,文艺就会变成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一切有抱负、有追求的文艺工作者都应该追随人民脚步,走出方寸天地,阅尽大千世界,让自己的心永远随着人民的心而跳动。

点评

现实题材电视剧萎落久矣。

是的,每年总局都要求各卫视:现实题材电视剧的播出要占到总播出量的40%以上。如果只是按服装划分:古装、民国、当代,那家家都能完成任务。但实际上,所谓现实题材电视剧几乎就等于家庭伦理剧/都市情感剧,打得天崩地裂也绝不走出家门,爱得死去活来也绝不给社会增加麻烦。

“今天,在我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13亿多人民正上演着波澜壮阔的活剧,国家蓬勃发展,家庭酸甜苦辣,百姓欢乐忧伤,构成了气象万千的生活景象,充满着感人肺腑的故事,洋溢着激昂跳动的乐章,展现出色彩斑斓的画面。”在经济活动空前活跃,阶层博弈空前激烈,文化嬗变空前频繁的时刻,电视剧仅有这两把刷子来应对现实,就显得单薄而无力。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律政剧和医疗剧为代表的行业剧开始崛起,电视剧对生活的表现力和开掘力立刻就显得不同。但这仍然远远不够,种种有形无形的壁垒仍然铁一般戳在创作场中,反思历史问题有种种雷区禁区,反映教育问题只能浅尝辄止,描写商战活动不能触及深层矛盾,控诉司法不公只能左躲右闪,表现官民关系只能蜻蜓点水(《我不是潘金莲》已是极限),满屏都是“幸福生活”和“美好时代”,荧屏内外的场景形成了巨大反差。

这样的创作态势,既不能反映国家民族在复兴道路上的昂扬与艰辛,更不能记录人民在追求幸福道路上的曲折悲欢。这种顺拐的“幸福”不是真正的幸福,这种没有丰富内涵的“正能量”是假冒的正能量。

只有克化了“负能量”的正能量,才是真正的正能量。所以,电视剧不能回避现实矛盾。只有敢于触及生活本质和人的灵魂,才有真正的现实主义。现实主义是一种手法、风格、流派,但它更是对眼前日夜流逝不息的生活的记录、提炼和干涉。

今年,我们有了《欢乐颂》《小别离》《中国式关系》《女不强大天不容》《谜砂》,这些剧或多或少地触及了真实的社会和人性,赢得了观众的共鸣,但这些剧也无一例外地有着自我框禁或者被迫删改的明显痕迹。而在它们的对面,还站着不少穿着时装,但确属“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的作品。

这次的文代会讲话,是在为现实题材拓展创作空间,是在为有志于记录当代中国的作者提供用武之地。恢复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弹性和丰富性,这件事必须落实,晚做不如早做。

回归严肃的历史精神

原文:

坚定文化自信,离不开对中华民族历史的认知和运用。历史是一面镜子,从历史中,我们能够更好看清世界、参透生活、认识自己;历史也是一位智者,同历史对话,我们能够更好认识过去、把握当下、面向未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文学家、艺术家要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必须有史识、史才、史德。

历史给了文学家、艺术家无穷的滋养和无限的想象空间,但文学家、艺术家不能用无端的想象去描写历史,更不能使历史虚无化。文学家、艺术家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

戏弄历史的作品,不仅是对历史的不尊重,而且是对自己创作的不尊重,最终必将被历史戏弄。只有树立正确历史观,尊重历史、按照艺术规律呈现的艺术化的历史,才能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能立之当世、传之后人。

点评

历史题材电视剧滑坡也久矣。

在1990年到2010年这段电视剧的黄金时段内,历史题材电视剧是思想、文化、美学含量最高的品类,也是在国际交往和文化交流中最拿得出手的类型。行销欧美和东南亚的主力军团是历史剧,在亚洲电视剧评奖中每每抡元的是历史剧。《雍正王朝》引起过朝野的巨大震动,《走向共和》导致过自上而下的历史反思,《大明王朝1566》被认为达到了史学研究的前沿地带,《三国》至今仍在源源不断地创造着海外效益...

很遗憾,俱往矣。中国的历史正剧整体上已不成阵列,生产基数的下降和平台目光的转移,导致这个类型剧在过去5年间几近销声匿迹,偶有佳作也再难掀起山呼海啸的社会回响。取而代之的是“古装剧”,穿古装说新词,有娱乐没正形,前朝出没着昏君和荒唐王爷,后宫战斗着翻白眼下死手的后妃,官场上站着穿越而来的大种马,尚书府行走着冒名顶替的狠小姐...

人民需要娱乐,人民需要解乏,这些古装剧的存在有它的价值。问题是人民也需要文化,人民也需要精华,中国人有注重修史的传承,中国人有用历史明得失的习惯,中国人有通过历史了解人类和社会的内在需求。电视剧作为一门通俗、形象、兼有娱乐性和教化性的当代文艺形式,不应该仅仅蜕变为一门由娱乐到愚乐的消遣文化,它曾经证明自己可以做得更多,以后一样可以做得更好。

无端想象描写历史已经成了普遍现实。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本该并驾齐驱,而失去了现实主义作为陪伴的所谓浪漫主义,终归会成为YY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史识、史才、史德,需要靠积累,也需要靠培养,如果历史剧完全成为古装剧,再也不需要这三样东西,历史剧就走上了现在进行时的覆灭之路。

文代会上讲的话,如果遇见会听的耳朵,清明的头脑,以及化而为实践的政策推手,是能够恢复历史剧的光荣与梦想的。

英雄需要真诚的书写

原文:

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歌唱祖国、礼赞英雄从来都是文艺创作的永恒主题,也是最动人的篇章。我们要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用生动的文学语言和光彩夺目的艺术形象,装点祖国的秀美河山,描绘中华民族的卓越风华,激发每一个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荣誉感。

对中华民族的英雄,要心怀崇敬,浓墨重彩记录英雄、塑造英雄,让英雄在文艺作品中得到传扬,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绝不做亵渎祖先、亵渎经典、亵渎英雄的事情。

点评

电视剧中的英雄形象不彰也久矣。

有时候,回避历史的过程中,也就屏蔽了英雄。比如说,彪炳抗战史的诸多英雄不能得到全貌的表现,反倒是众多莫须有的山寨虚拟人物霸占了荧屏。

有时候,添加戏剧性的过程中,也就歪曲了英雄。比如说,英雄的“韦小宝”化成了一时流行,满嘴跑火车,转轴心眼,花花公子自多情,都成了所谓的看点,而英雄之所以为英雄的专业性、专注力和胆气豪勇倒成了可有可无的元素。

有时候,交差了事的心态中,简化和僵化了英雄。比如说,一切都按照报告文学的抒情描写来,一切都按照文献记载中的零星豪言壮语来,一切都按照最安全也最不需要动脑子的成例来,也在央视播出了,也获得了各种奖项,也让所有相关人员获得了名利,唯独这个画皮般的英雄完全无法深入人心。

真实的人生永远比概念化的英雄更有味道。灌注了才华和热情的创作,永远比敷衍了事的歌功颂德更有感染力。写英雄就要信英雄,不信的话宁可不写。表现英雄就来异于常人又接壤常态的全套英雄,这是取信于人的文艺常识。

崇拜英雄,就意味着心里还有一块圣洁之地,而不是全然分不清是非的混沌之地。中国电视剧这些年就是灰色书写太多了,康洪雷式的一旦相信就把自己全押上去的作品鲜见了。英雄需要真诚的人为之立传,期望讲话能叫醒那些套路化的歌颂者,勇敢地拿出本心,创作无愧于时代的大作品。

创新需要实锤而非口号

原文:

创新是文艺的生命。要把创新精神贯穿文艺创作全过程,大胆探索,锐意进取,在提高原创力上下功夫,在拓展题材、内容、形式、手法上下功夫,推动观念和手段相结合、内容和形式相融合、各种艺术要素和技术要素相辉映,让作品更加精彩纷呈、引人入胜。

与时俱进、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的鲜明禀赋,也是我国文艺不断繁荣发展的强大动力。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但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不可能成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

点评

年产1.5万集左右,99%的时间里是在已有的空间里打转,创新度不超过1%。

是的,像曾经的药监局一样一年批一万种新药肯定是过分的,但像电视剧一样重复重复再重复也是罕见的。

中国式资本的逻辑不支持创新,狭隘经验主义的购片逻辑也不支持创新,因循保守的审查制度更不支持创新。创新是少数大咖在连续成功后保有的特权,但一次失败后这个特权就立即失去。创新是存在于项目起点上有口无心的唠叨,走着走着就让位于“市场逻辑”和求稳心态。创新是PPT的常客,成品的稀客。

两年前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说得那么好,好多人都宣之于口,避之于行。这次说得更好,希望有心人还是能听进去,落于实锤。

情怀需要气壮如牛的加持

原文:

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

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

点评

不排除少数从业者仍然在认认真真地追求现实主义、人文情怀、英雄情结,但作为一种行业风习,情怀整体上成了无人问津的多余物。

小孩子才分对错,成年人只看利害。这话不知道得了多少人的欢心,并不折不扣地执行。利害诚然要看,但你从事的这一行不是卖白面和贩军火,不需要那么跟自己的良知过不去。

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是可以实现两个效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进棺材时终究虚无。讲话已经摆在这儿了,世界并没有彻底颠倒,正道直行的人可以气壮如牛。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电视剧《欢乐颂》第二季即将开播 欢乐颂五美谁最美 《欢乐颂》四美同台亮相 乔欣装扮愈发动人引网友称赞 《欢乐颂》《如懿传》一集卖1000万 大佬怒了:作品根本不值这么多钱 《欢乐颂》杀青蒋欣素颜现身机场 明明全是牌子衣服但总穿出村妇感 2016国产剧排行榜前十名 现实题材剧《欢乐颂》受追捧 《欢乐颂》“五美”集体亮相 为第二季宣传造势 《欢乐颂》“五美”相聚 张雨绮自嘲喊退休喊了十年 《欢乐颂》五美齐走红毯造型大PK 没想到名气最低的她完胜 盘点历年霸屏大剧 十年回忆来杀 遥望2017电视剧四大发展趋向 正剧回暖最受瞩目 蒋欣晒与刘涛杨紫卖萌照 《欢乐颂》“三美齐聚”嘟嘴卖萌超可爱 《欢乐颂》第一季结局掀收视狂潮 网友齐盼第二季 《欢乐颂》第二部已低调开拍 王子文王凯新剧收视飙升 第二季《欢乐颂》火热开拍 齐刘海的安迪依旧十足霸气 2016电视剧年度收视率前十 《欢乐颂》垫底《微微》未上榜 《欢乐颂》里住合租房的杨紫 现实中住4000万豪宅 “国共论坛”转型“和平论坛” 台媒:“习洪会”已确定 《欢乐颂》第二季正在拍摄中 王子文变身曲筱筱强势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