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湄公河行动》回溯 谈谈过去4年来国产警匪片的崛起之道

2016年11月01日编辑: 实习生1
2016年的10月结束了,电影市场上后国庆档来势汹汹的几部好莱坞大片《宾虚》、《暗杀游戏》、《机械师2:复活》、《圆梦巨人》、《侠探杰克:永不回头》并没有掀起多少波澜,在整个电影大盘靠《但丁密码》、《机械师2:复活》、动画电影《魔发精灵》和开心麻花再度来袭的国产小片《驴得水》交锋和支撑的情况下,顽强的《湄公河行动》仍然能拿到8%-9%的排片比。

上映了一个月的《湄公河行动》票房已近11.5亿元,这是继《美人鱼》(33.9亿)、《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12亿)、《澳门风云3》(11亿)、《功夫熊猫3》(10亿)和《盗墓笔记》(10亿)之后今年第6部票房过10亿的国产影片(含合拍片),也是自2003年全面推进电影产业化以来,第15部票房过10亿的国产片。

进入2016年以来,严格说是自周星驰的《美人鱼》打造中国电影票房难以企及的天花板以来,中国电影市场的整体态势一直萎靡,再难见现象级爆款,以前极速狂奔、饥不择食、一路凯歌的市场,开始回归吹沙见金的理性。电影局局长张宏森指出,“不能用单一指标的考量来判断当下的电影市场,‘拐点说’是战略误判。我们不能拿2015年的发展峰值去一一比对2016年的成绩而唱衰中国电影,中国电影的基本面仍然向好。”

那么,这个基本面向好如何体现?我们可以从侧面观察,也就是我今天扯了这么多终于要谈的,今年的类型片尤其是警匪片取得了重要的突破。

警匪片票房曲折向高,今年屡破天花板

从2013年杜琪峰“北伐”的《毒战》(1.46亿)内地警匪片试水,初尝胜利滋味,相继出现袁锦麟的《风暴》(3亿),丁晟《警察故事2013》(5.3亿),2014年有麦兆辉、庄文强的《窃听风云3》3亿票房收官,进入2015年以后警匪电影的发展势头开始明显,梁乐民、陆剑青导演的《赤道》、作为警察故事系列唯一一个内地导演的丁晟执导的《解救吾先生》均拿到2亿票房,香港老牌动作导演林岭东的《谜城》也揽下1.5亿。

进入2016年,杜琪峰风格化的作品《三人行》仍能拿到1亿票房,继12年《寒战》(2亿)和15年《赤道》(2亿)后,梁乐民、陆剑青的《寒战2》以6.8亿成绩首次刷新了警匪片的记录,暑期档的《使徒行者》以6亿收官,林超贤的《湄公河行动》探测到了目前为止警匪片票房的天花板。这些数据只是从一个角度来分析市场潜力和发展前景,而非唯票房论英雄,而且以上不少警匪片在艺术水准上也不错。

纵观近两年来,警匪片在内地悄然不断突破和发展,它没有像青春片那么耀眼、吸金并迅速衰颓,它在悄然地保持着乐观稳定渐好的投入产出比。在后国庆档大盘仍旧低迷、几部好莱坞大片表现平平的情况下,貌不惊人的《惊天破》仍能破亿,跟排片率更高、风头大多了的《圆梦巨人》几乎没差,诺,我是这个意思。

从香港到内地,警匪片艰难觅得伸展空间

回到警匪片的本体,2003年CEPA协议签订以后,香港电影人北上,内地与香港合作拍摄电影成为大势所趋,香港警匪片里的黑社会、江湖、社团统统都只不过是香港本土的一种电影文化,内地有内地的法则,警匪片的牺牲是进军内地的必然。纵观这十年来香港警匪片走过的艰难道路,无一不是从本土的百无禁忌到内地的削足适履。

从麦兆辉、庄文强到尔冬升,我们看到的全都是警察的“悔过书”。从这个角度上说,杜琪峰携《毒战》内地警匪片试水,除了开拓市场,更大意义上是一种使命感使然。

从宏观上看,近年来警匪片取得不俗成绩的一个首要因素就是类型化。

影像水准一流,情节跌宕起伏,叙事一气呵成的类型化叙事能带来很好的观影体验,更吸引和契合观众心理,这毋庸置疑。《湄公河行动》中沿着线性顺序不断出现扣人心弦、命悬一线的情节,一场紧接一场的冲突使观众马不停蹄地陷入一个个险象环生的情境,观众跟着电影一口气跑到底,观影体验很燃。

以类型片的叙事模式来嫁接主旋律电影,以有效提升后者的市场吸引力,主旨上各方诉求又能统一,既表达了主流价值观又赢得了市场吸引力,这就是《湄公河行动》取得突破的成功之道。

第二点,在于真实感。

写实为骨,甚至有几部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以真实的环境空间为背景显然更能够引发观众的关注度与认同感。这是从《毒战》延续下来的老路子。

从《毒战》、《解救吾先生》到《湄公河行动》等等,尘土飞扬的高速公路, 在海岸边简陋的小楼, 或着境外追捕的空间环境,从歹毒的蔡添明到十恶不赦的糯卡,从凶煞狠戾的孙红雷到硬汉高刚,没有吴宇森式的浪漫化英雄豪情,没有含蓄的表达,强烈的临场感直接俘获人心。

四种模式盛开,见出电影人的情怀和水准

除了上述两个因素,警匪片取得不俗成绩的原因还在于走出了不同的处理模式。

第一种是杜琪峰的路子,即个人风格化的坚守与咬合内地的妥协,在妥协中死命坚持着自己的表达。很多人诟病《毒战》里的黑白泾渭分明,这不过为了通过内地审查的必然选择,但结尾还是旗帜鲜明的银河印象式——蔡添明安乐死、警匪双方同归于尽。

结局不承担完成救赎的功能,这个不考虑观众、微妙地回避价值判断、只负载主创个人表达的结局很危险,但还好一路惊险而紧凑的情节足够抓住观众,观众还没来得及思考,电影已戛然而止。因[/ct]此,《毒战》最大的意义就是给警匪片提供了一种可能的思路和模式。

第二种是《寒战》系列,传统的警匪枪战转变为政治权力斗争。陆剑青、梁乐民两位导演《寒战》系列开启了警匪片的类型变奏,《寒战》表面上看是原装港版警匪片,但内核已经完全不是旧套路,而转向权力斗争和政治阴谋。

因此《寒战》系列中,没有《湄公河行动》中惊心动魄的冲突和博人眼球的大场面,动作戏之外基本都是政府权力的角力,通常负责文戏的感情戏几乎略去,《寒战2》更是实实在在地去推演政治权利如何角力(这本来在传统警匪片是只能模糊、映射和暗示的)。“权力”二字是最没有温度的,因此《寒战》系列均是“冷”的风格,不是传统警匪片的“热”风格。

《寒战》系列效法好莱坞把玩政治,在香港和大陆暧昧的政治条件下,公然高度去讲香港法治,赤裸裸地去强调对社会秩序的认同的姿态,还是很有勇气的。

第三种,是用文艺范包裹警匪题材,即类型与文艺的融合。这一点的范例是曹保平导演的《烈日灼心》,把《烈日灼心》归位到警匪片里并不准确,但是它提供了一条警匪题材电影的路子,这条路很容易突破以往警匪片重情节、重动作而人物弱的缺憾,通常更容易塑造复杂立体的人性。

不只是警匪题材,这种脚踏文艺和类型两只船的电影成功的案例越来越多,非常适合走电影节。比如《白日焰火》、《心迷宫》、《冰河追凶》和前段时间热议的《黑处有什么》。

最后一条路就是《湄公河行动》式。类型片叙事嫁接主旋律电影,单拎出来说的角度是从警匪片又可以作为主流电影的一类出发而言,回头想想,我们已经多久没看到能看又这么好看的主流电影了。

《湄公河行动》为“中国式警匪片打开了新的可能和格局”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主流电影的成就上。因此,《湄公河行动》与常见的警匪片不同的是,矛盾冲突的两方不再是单个的警察与罪犯,而是中国警察团队与整个糯卡贩毒组织的角力。

诚然,目前很多警匪片的问题还是重情节、重动作,而人物塑造存在很大的缺憾,比如《湄公河行动》中的糯卡被塑造成单向度的十恶不赦、头脑简单的大反派,文戏、感情戏尴尬生硬,画风迥异,破坏观赏性和艺术性。

像很多其他警匪片的设置和选择,很大程度上都是过审的安全帽,毕竟,有了安全帽才可以继续开拓和深挖,也可以继续追求艺术性上探测和拉扯审查红线,我们更应该肯定这些电影的积极探索和整体完成度。

    查看全部分页>>
相关文章
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奖提名名单 《湄公河行动》获提名年度影片 朴树将加盟《我是歌手》 韩寒新戏《湄公河行动》将上映 彭于晏《湄公河行动》尽显演技实力 作品不断演技大增狂圈粉 你觉得《湄公河行动》假 真相比想象更残酷 张涵予与彭于晏以硬汉形象征服大家 《湄公河行动》 夺得7亿多票房 《湄公河行动》为什么不给缉毒警立碑 缉毒警察有多危险 电视剧《湄公河行动》火了彭于晏 没想到还有这样的黑历史 《湄公河行动》里的邋遢反派竟是泰国影帝 戏外画风帅气堪比陈坤 三大悬念埋下伏笔 《湄公河行动》趁热打铁要拍续集? 真实版的《湄公河行动》事件成为人们讨论的焦点 当年的幕后真相全在这里 《湄公河行动》犯我中华者虽远必 诛张涵予彭于晏演出新高度 《湄公河行动》为何叫精品 心悦诚服的十大细节不得不说 《湄公河行动》广受好评瞬间登顶 但如今烂片横行这话却不得不说 《湄公河行动》烂片横行的年代 还能拍出这样一部精品 《湄公河行动》真实的往事 我们会死的很惨但危险让我们亲如兄弟 演技好到吓哭小陶虹 《湄公河行动》里的大师也是他 《湄公河行动》你的现世安稳 是他们以生命和鲜血做赌注 彭于晏张涵予逆袭夺冠国庆档 刘德华陈学冬杨幂新片堪忧你怎么看